加班成为常态!护士或成为西澳最累职业!卫生部长:急诊科护患比例将调整为1:3

2023年06月19日 12:38

众所周知,自疫情以来,就面临着医护人员短缺的问题,但截至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还衍生出了其他系列问题。

而就在最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西澳卫生部长宣布,将对医院急诊科的人员配置进行重大调整!

1.“加班成为常态”

两年前,在7岁女孩Aishwarya Aswath因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后,医院急诊科人手不足的问题就引发了广泛关注。

据了解,Aswath于2021年周六去世,她患有致命的细菌感染,但工作人员却未能及时诊断出来,而这也直接导致了这名女孩的死亡。

自该事件发生后,有关急诊科人手不足的问题就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截至目前,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

因为就在最近,又爆出了急诊科护士因人手不足而连续加班20多个小时的新闻。

最近,St John of God Midland的一位急诊科护士发声称,自己曾在2022年中旬参与了新冠应对工作,“我们从早上7点开始工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5点。”

这位护士还表示,那天除他自己外,还有几名护士也工作了很长时间,他们只在标准的30分钟午餐和30分钟晚餐时间进行了休息。

他还称,虽然像这样连续工作22个小时的情况已经很少见了,但是“加班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这位护士进一步解释说,两班甚至三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护士经常被留下来加班。

他还表示,虽然可以拒绝加班,但人手实在不够,再加上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压力,所以他们多会选择留下来加班。

此外,就在这名护士发声不久前,还有报道称,Albany Regional Campus的一名代理护士曾在5月底的40小时内工作了29.5小时。

而这些也促使业界发出“禁止医院实行三班政策”的呼声。

联合会主席Janet Reah表示,很多医院都在实行三班政策,报道出来的情况只是冰山一角。

“我敦促所有护士、助产士和护理人员都拒绝这种连续三班的工作时间安排。”

Reah还回忆说:“当我在急诊科工作时,我就要求从电话列表中删除我的名字,因为每天我们都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有人可以来工作吗……我们真的急需人手。’”

西澳卫生部的一位发言人则对此表示:“我们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和福祉,不疲劳工作是确保工作场所安全的关键。”

这位发言人还表示,其中的一个关键措施就是确保员工能够休假、允许员工灵活工作。

2.急诊科护患比例将调整为1:3

而为了应对急诊科人手不足的问题,最近,西澳卫生部长Amber-Jade Sanderson宣布,从7月17日起,医院急诊科的人员配置方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护患比例将调整为1:3。

Sanderson还表示,该转变将从(PCH)的急诊科开始,然后逐步推广到西澳其他医院。

“对于医院急诊科来说,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改变。此外,这也兑现了政府的承诺。”

“与其他司法管辖区一样,我们将有6个月的过渡期。”

Sanderson还表示:“就像世界各地的卫生服务组织一样,我们必须设法应对持续存在的劳动力短缺问题,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 Service(CAHS)也将继续开展招聘和培训活动,以确保高级护士和初级护士的人员配备数量。”

部长还表示:“事实上,这一计划可能并不完美——大的改革计划很少最初就是十全十美的。”

“1:3的护患比例制度最早是由PCH急诊科的护士提出的,我们也将与他们合作,在PHC试行这一制度。当然,我们也会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需要对其进行调整,然后将其推行到其他医院。”

据了解,今年4月,Sanderson就表示,Deloitte的一项独立调查显示,PCH急诊科目前的人员配备水平能够满足1:3的护患比例。

但Sanderson也表示,他们还采取了其他措施,以确保新的护患比例制度能够实施。

“为了实施新的护患比例制度,CAHS采取了很多措施,以增加员工人数。”

“其中就包括一个为期六周的‘儿科护理过渡计划’,按照该计划,CAHS将聘请专业人员,为护理人员展开长期培训,甚至是一对一的培训。”

“此外,除合同规定的工作时间外,护士还可以获得额外的时间,以便进行在职培训提高技能。”

实际上,西澳的医护人员短缺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要想彻底解决该问题,或许还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以上内容转载自最西澳,YOYO丫米对内容或做细微删改,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