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澳洲迎来了十多年来第一家新的大型航空公司——Bonza Airline。
这家公司创立于2021年10月,总部位于阳光海岸。
该公司自称是“bogan”航空公司,其首批三架飞机分别被命名为Bazza、Shazza和Sheila。
它将为其他廉价航空公司不飞的航线提供服务,其首席执行官承诺“追求高质量,降低成本”。
Bonza提供飞往11个目的地的航班,其主要飞往较为偏远的地区,所以在悉尼,布里斯班,Perth等地相信多数朋友没有见过这家航空公司,而在墨尔本,Bonza以Avalon机场为第二基地飞往澳洲的偏远地区。
其机票通过手机APP进行购买,票价为49至79澳币(2023年刚刚开始运营之时)。
好景不长,Bonza在仅仅成立15个月后,4月30日突然宣布取消所有航班,进入自愿托管的程序。
成为了澳洲廉价航空的最新受害者!
摆脱不了澳洲廉价航空的宿命
在此之前,2014年Virgin Australia以 1 澳币的价格从新加坡虎航集团手中收购澳洲虎航 40% 股权。
加上之前持有的 60% 股份,维珍澳洲将对其进行 100% 控股。
自 2007 年虎航进入澳大利亚以来,就一直发展不顺,并且持续处于亏损状态。根据财报显示,截止2014年 6 月 30 日,虎航澳洲亏损高达 7700 万澳元。
当时全盘接手澳洲虎航的维珍倒是显得信心满满。
公司 CEO 约翰·博尔盖蒂认为到 2016 年年底,虎航就可以恢复盈利。
以廉价航空占据更大的航空市场份额。
在6年之后,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同年4月第二大航空公司维珍澳洲申请进入了自愿托管程序。
维珍澳洲集团仅在2010年和2012年分别实现盈利2130万澳元和2280万澳元,其余年份,亏损幅度逐年波动扩大,2014年在完成对澳洲虎航的收购后达到第一个亏损高峰3.5亿澳元,2018年亏损最严重达到6.5亿澳元。
而疫情来临前的2019年,全年亏损达3.2亿澳元。
澳洲航空业
Bonza 并不是第一家失败的澳大利亚廉价航空公司,也可能不会是最后一家。
为什么这么多新进入者注定会失败?
服务及监管
澳航,一家历史悠久并以优质服务著称的全球航空公司。
却频发的航班晚点,到令人不满的服务态度,再到行李丢失、用户积分无故消失等问题频发,澳航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更糟糕的是,该公司还被澳洲竞争与消费者协会(ACCC)提上了法庭,这一事件无疑加剧了其面临的信任危机。
澳大利亚最大的航空公司亦是如此,其他廉价航空服务的质量亦可想而知。
市场规模
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欧洲、美国和东南亚等地已成功立足。
然而,这些市场的规模远超澳大利亚。
美国市场广阔,拥有超过3亿的人口基数,其中纽约、芝加哥、休斯顿和迈阿密等大城市人口众多,为航空公司提供了丰富的客流资源。
欧盟地区总人口接近4.5亿,若考虑英国在内,拥有超过100万人口的城市数量超过30个。
尽管整体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但这些城市的人口密度较高,为航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运营环境。
中国市场的规模更为庞大,拥有超过14亿人口,其中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数量多达91个。
这为低成本航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潜力。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市场规模较小,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仅有5个,并且人口密度较低。
这些因素限制了低成本航空公司在澳大利亚市场的发展,使得运营成本难以降低。
因此,新进入的公司在这个寡头垄断的市场中面临巨大的挑战。
Bonza航空公司在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后,仅占据了2%的澳洲市场份额,面临严重的运营亏损。
地理因素
澳大利亚的地理特点与众不同,其大多数城市皆坐落于东海岸。
诸多小城镇人口基数较小,不适宜设立机场,与此同时,其地理位置偏僻,导致民众若要搭乘航班,往往需要前往较大城市,从而使得出行成本上升,频繁出行变得不切实际。
市场竞争
澳大利亚市场上仅剩三家航空公司。
第一大航空公司为澳航,其旗下拥有捷星航空。
2002年,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公司安捷航空因“9/11事件”导致的金融危机而倒闭。
在安捷航空倒闭后,其原来的员工组成了Australiawide Airlines,收购了Hazelton Airlines和Kendell Airlines,将这两间航空公司合并并以“Rex”为名于2002年8月开始营运。
2005年,Australiawide Airlines更名为区域快线控股有限公司(Regional Express Holdings Limited),并在澳交所上市。同年11月30日,区域快线宣布收购另一家连接航空(Air Link)。
区域快线航空(Rex)是一家地区性航空公司,也是澳航集团外最大的支线航空公司,主要飞一些较为偏僻的城郊地区。
在安捷航空倒闭的同时,维珍也是迅速进入澳洲填补市场空缺,随后成为另外一家大型航空公司。
澳航和维珍共同占据了接近99%的市场份额,为新进入者留出的空间极为有限。
最初,为了与维珍澳洲在廉价航空市场展开竞争,澳航创建了捷星航空,并依托于澳航集团,使其成功立足。
2007年加入市场的虎航,在七年后的2014年被维珍澳洲收购。
尽管维珍澳洲随后转型为全服务航空公司,但对澳航在澳大利亚第一大航空公司地位的挑战仍不构成根本性威胁。
从两家航空公司集团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在澳大利亚国内市场,澳航集团的运力份额始终具有压倒性优势,市场份额稳定在70%左右,其中澳洲航空约占50%,捷星航空约占20%。
维珍澳洲集团的份额则保持在30%左右,其中维珍澳洲约占25%,澳洲虎航(Tigerair ?Australia)约占5%。
在接下来的六年里,维珍澳洲在每年稳定且持续亏损后,最终“成功”倒闭,并被贝恩资本收购。
结语
笔者生活在墨尔本,一张从墨尔本往返珀斯或者达尔文机票,基本约等于一张回国的机票价格。
本身航空业就是一个进入门槛很高的行业,作为生活在澳洲的我们,或许只能被动接受这被高度垄断的航空服务。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澳洲财经见闻,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