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人很快就没法去私立医院生娃了!百万家庭受此“牵连”

2024年07月21日 16:42

生孩子,可以选择公立医院或私立医院,但对华人妈妈来说,私立医院的环境通常更好,因此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最近澳媒曝光的一组数据显示,澳洲私立医院倒闭潮开始,在过去5年中,已经有近80家私立医院关门,百万家庭受影响…

甚至有医生预测,五年内,澳洲将不会有私人产科服务…

澳洲私立医院倒闭潮来临!

已有近80家医院关门…

据澳媒报道,在过去5年,全澳有近80家私立医院关闭!其中维州有25家,有19家,有12家,昆州有11家。

过去5年倒闭的维州私立医院名单如下:

此外,还有12家私立医院虽然仍在运营,但濒临崩溃,已经关闭了产科或精神卫生服务。

医学协会(AMA)主席Steve Robson表示,“2030年底之前的每一项预测都表明,私人分娩不足以让医院继续营业,因此,我们预测,未来5年内全国将不会有私人产科服务。”

报告显示,自疫情爆发以来,产科、外科和眼科专家在私立医院的平均工作时长均有减少,越来越多的全科医生选择兼职。

从2018年到2023年,私立医院的住院总人数复合增长率不到1%。

在私立医院的精神科情况更糟,由于精神科医生短缺,再加上很多医生宁愿在私人诊所做ADHD评估,也不愿在私人医院治疗高度复杂的病人,因为ADHD评估每次预约收费1000,可以赚的更多。

私人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已经彻底沦为没有患者的“幽灵病房”…

越来越多私立医院倒闭,导致这些医院的病人流向公立医院…

只不过,澳洲的公立医院系统也早已不堪重负,有8.2万人,也就是

——

这也是二十年来最长的等待时间!

澳洲最大的非营利性医疗服务提供商St Vincent’s Hospitals的首席执行官Chris Blake表示,实际情况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更糟,“私立医院承担了全国近三分之二的手术,如果这些医院关闭,公立系统恐将难以应对…”

私人医疗保险费用飙升,看病还越来越贵!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在私立医院不断倒闭的同时,人们依然支付着飞涨的私立医疗保险,但其实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报。

就比如澳洲私人健康保险的高级别保险计划之一“黄金险”(Gold cover)的价格已经飙升到每户每年1万澳元以上。

Gold cover通常覆盖各种医院治疗、手术和专科治疗费用。这包括私人医院的住院治疗,以及一些高端的医疗服务和手术选项。

一些Gold cover还可能包括牙科治疗、听力设备、眼部手术、物理治疗等额外项目。

Gold cover通常提供更高的限额,允许保险持有者更大程度上的选择和灵活性。此外,自付额(excess)可能较低,使得保险持有者在需要住院或接受治疗时支付的费用更少。

私立医院声称,澳洲的私人医疗保险基金去年利润翻倍至20亿澳元,但却没有为他们提供足够资金。

据报道称,在上个财年,澳洲私立医院总共亏损了6.11亿澳元。澳联邦卫生部长Mark Butler已经要求卫生部对私立医院进行财务审查。

此外,澳大利亚私立医院协会主席Christine Gee指出,“医疗保险公司有能力支付住院护理的真实费用,并且无需进一步提高保费。”

Private Healthcare Australia首席执行官Rachel David表示,到今年3月,用于医院治疗的健康基金支付额上涨了9.7%,“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拥有得到的私人医疗服务减少或者面临就医障碍。”

她认为,专科医生对于常见外科手术收取的费用更高,导致病人需要自费支付更多的钱,“这是一个明显的趋势,我们听到越来越多病人提到,医生向他们开出了令人震惊的账单,其中一些账单甚至超过了1万澳元,其中有些病人甚至因为自付费用太高,不得不推迟手术日期…这些增长的自付费用才是拥有私人医保的患者获得私人医院服务的主要障碍,它们正在削弱健康保险的价值。”

Rachel还指出,如果私人医院希望健康基金支付更多的费用,“他们实际上是希望消费者通过健康保险政策支付更多费用”。

看病越来越贵,导致澳人去全科医生那里看病的次数减少。

根据Boston Consulting Group咨询集团的一份报告显示,如果按照疫情前的趋势对比现在的情况,全科医生的就诊次数平均减少了9%。

而专科医生就诊次数下降幅度更大,因为一般看专科医生需要使用私保。

澳洲公立医疗系统不堪重负,私立医院作为公立医院的补充,确实给着急看病或者做手术的患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随着运营成本上涨,私立医院也开始逐渐趋向于“生意化”,澳人看病的成本也越来越高…

希望能早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早日想出应对之策吧…

*以上内容系网友澳洲事儿自行转载自妈妈帮,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