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样东西,澳洲人以前爱买,现在却被集体抛弃
大家最近是不是觉得,在超市买什么都变贵了?
Coles最新一季财报透露,面对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很多澳洲人的消费习惯已经悄悄做出了改变。
零食、酒、水、肉,这四样大家平时最爱买的杂货,现在都在被慢慢放弃。
先来说说零食。
薯片、饼干、糖果、冰淇淋这些快乐食品,销量出现明显下降,已经成了“想买但要犹豫一下”的选择。
可能以前是路过货架顺手拿,现在则是拿起来看一眼价格,再默默放回去——
毕竟吃一口快乐,钱包要喊痛。
其次是瓶装水。
相比之下,这一品类的下降不是断舍离,更像是替代。
Coles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的顾客选择可重复使用的水瓶,从源头上减少支出。
这既是一种省钱方法,也是一种绿色生活方式的体现。
酒精类商品的销量也出现了下降。
过去可能每周五下班都会来一杯,现在很多人则改喝无酒精饮料,甚至直接不喝。
Coles的CEO Leah Weckert指出,一些顾客为了控制食品杂货预算,选择减少饮酒,以寻求更高的性价比。
不是生活不需要仪式感,而是算一算账单,就知道哪里可以先省一点。
至于肉类,Coles这次也提到了一个细节——
他们开始给部分肉制品加上黄色防盗夹,以减少偷窃。
其实这也从侧面说明:肉真的贵了,贵到值得下重手防偷。
与此同时,不少消费者正在尝试低肉饮食,用豆类、蛋、素食代替部分肉类,一周少吃几次肉,以控制每周的食品支出。
不过,大家也不是一味地节省。
Leah Weckert指出:复活节的销售量照样强劲。节日期间,澳洲人依旧愿意花钱犒劳自己。
这种“平时省、节日花”的消费逻辑,其实更加符合现实。
除了省钱,怎么省也很讲究。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结账时会使用FlyBuys积分,兑换$10折扣;
超市自有品牌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如Coles Finest这一季的销售量就涨了14%。
一边追求品质,一边计算性价比,大家变得更聪明了。
当然,有些涨价,是我们消费者控制不了的。
比如过去一年,可可的价格上涨了180%,巧克力、饼干、谷物等含可可的产品自然也在涨价。
咖啡也是一样,全球价格上去了,日常喝一杯的成本也水涨船高了。
生活成本在涨,大家的购物习惯也在变。
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消费降级”,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选择,已经在悄悄改变我们和超市之间的关系。
你去超市购物是否也变得更理性了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墨尔本吃喝玩乐,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