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这类价格标签骗了!Bunnings秘密曝光
这句19个字的承诺,几乎每个澳洲人都听过:“如果您发现竞争对手的同款商品价格更低,我们将以更低10%的价格出售。”
没错,这就是 Bunnings 的那句著名广告语!
加上周末的烤香肠摊、对宠物友好的店铺政策、还有那随处可见的绿色大伞,Bunnings不仅成了周末遛娃的好去处,也成了澳洲人最爱的零售品牌之一。
最近有节目曝光,Bunnings 从普通五金店变身零售巨头的背后,有不少值得深挖的细节。
特别是它家那句“低价再便宜10%”的承诺,真的像听起来那么实在吗?
节目指出,有些产品比如Citeco,虽然在电视和店里都有广告,但其实根本没法用那个“价格再低10%”的政策。为什么?
因为Citeco其实是Bunnings的自有品牌,别的商家根本就不卖。等于说,这个产品压根儿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比价。
据统计,Bunnings线上线下门店共销售30万种家居、商业和生活方式产品,其中约9,000个是 Bunnings自有品牌。
也就是说,这9,000个自有品牌都没有竞争对手”可以比价。
对此,Bunnings的解释是,这类产品是为了增加选择,让产品更有特色。我们不会因为它是自家品牌就不让你比价,政策照样适用,只要市面上有类似产品,我们就愿意降价。
听起来挺公平,但澳媒采访的一些人却不太买账。
前Woolworths董事长、现在是家族五金连锁董事长的John Dahlsen 就说,这个承诺听起来好像很美,但其实挺难兑现。
他指出,很多自有品牌根本就找不到类似的商品,想比价都没得比。而就算能比,Bunnings也只会调低那一件商品的价格,不是全部。
悉尼大学的Clinton Free教授也说了句大实话:
“你在Bunnings省的那点钱,
根本没法抵消生活成本。”
他说,Bunnings市占率高,采购力强,跟供应商砍价那是一把好手,而且利润也不低。
这个“最低价只是开始”的口号,更像是个营销手段,而不是实打实的承诺。
数据也挺惊人:
Bunnings的利润率高达16.8%,远超Coles(8.9%)和 Woolworths(9.9%)。
但它的CEO却不像超市那些大佬一样曝光率高,所以Bunnings也就没受到那么多监管关注。
财政部长Jim Chalmers也表示,虽然ACCC主要盯的是超市,但如果有必要,也不排除扩大调查范围,包括像Bunnings这样的零售巨头。
根据法律规定,商家没义务标明哪些产品是自有品牌,但如果你打着“第三方产品”的名号在卖自家货,那就是误导消费者了。
但Bunnings表示他们完全合规,也没有掩盖谁是品牌拥有者。他们强调,开发和销售自有品牌商品是澳洲零售行业的正常做法,像其他大品牌一样做事。
他们说自己一直致力于给顾客提供最好价值和体验,不只是喊口号,还真金白银投入。
比如他们提到:拥有5万多名团队成员;一年投入超过6000万澳元支持社区项目;和供应商合作,确保种类丰富、价格合理。
他们也承认:“我们不是完美的,有时候会犯错,但我们会积极改正。”
总之,Bunnings 的“价格低10%”听起来确实很香,但背后还有不少门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买东西前多留个心眼、多比比价,永远不吃亏。
*以上内容系网友风平浪静自行转载自昆士兰生活资讯,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