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西兰2025预算案要点:* KiwiSaver补贴砍半,从每年最高521纽币减至260.72纽币
* 年收入超过18万纽币者将完全失去政府补贴资格
* KiwiSaver默认缴费率分阶段上调至4%
* 18-19岁人士领取失业救济的,需考察父母收入
* “Best Start”补贴开始收入审查
* 削减薪酬平权开支,四年节省128亿纽币
预算核心:省省省!
新西兰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今天下午发布了本届政府第二份国家预算。
根据预算文件,政府将在未来四年通过削减薪酬平权计划,节省超过128亿纽币开支。
同时,还将启动价值17亿纽币/年的企业减税激励政策,并对KiwiSaver养老储蓄计划进行重大调整。
预算案中,政府仅设定13亿纽币的新增支出限额,是过去十年来最紧的一次预算。
01
KiwiSaver补贴大幅削减
KiwiSaver补贴砍半,高收入者不再获政府资助,默认缴费率上调至4%。
在最新发布的《2025年国家预算》中,新西兰政府对国民退休储蓄计划KiwiSaver 做出重大调整:政府对储蓄账户的年补贴将直接砍半,高收入人群(年收入超过18万纽币者)将不再获得任何补贴。
这一系列改革将于今年7月起正式生效。
预计在未来四年内为政府节省多达30亿纽币财政支出。
过去,政府每年会向符合条件的KiwiSaver参与者提供最多521纽币 的补贴(前提是自己至少缴纳1042纽币)。
但从今年起,这一补贴将被砍半为260.72纽币。
年收入超过18万纽币的纳税人将完全失去这一补贴资格。
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预算案新闻稿中明确表示:“政府对KiwiSaver账户的年度补贴将调整为‘每储蓄1纽币,政府补贴25分’。”
02
默认缴费率上调至4%
除政府补贴变化外,员工和雇主的最低默认缴费比例也将被分阶段上调,从目前的3%提升至4%。调整计划如下:* 2026年4月起:默认缴费率提升至3.5%
* 2028年4月起:进一步提升至4%
不过,为缓解部分职工财务压力,政府也允许申请“维持3%缴费率”。
从2026年2月1日起,个人可向税务局(Inland Revenue)申请在经济困难时期保持3%的缴费比例,有效期最多为12个月,期满后可再次申请。
申请成功后,雇主的配套缴费比例也将同步降至3%。
🧒 首次为16、17岁青少年开放政府补贴
此前,16岁和17岁的KiwiSaver参与者并不能获得政府补贴。
但从本次预算起,这一限制将被取消。
这意味着青少年一旦开始打工缴费,也将获得相应比例的政府资助。Nicola Willis表示,这是为了“鼓励年轻人及早养成储蓄习惯”。
财政部长还透露,目前大约40%的KiwiSaver资金投资于新西兰资产。
未来政府努力“减少制度障碍”,鼓励KiwiSaver基金投资更多新西兰本地企业、基础设施和项目。
03
家庭补贴有涨有减
社会发展部长Louise Upston宣布,约14.2万户家庭将从Working for Families补贴中,每两周多拿约14纽币。
变化来自于“起点门槛”的调整:补贴减额起点从$42,700提高至$44,900
减额比率也从27%提高到27.5%
收入接近新门槛的家庭,每两周最多能多拿$23
不过,这笔钱的“代价”是另一项补贴政策将收紧,政府将对第一年的Best Start补贴进行收入测试:家庭收入超过$79,000者开始减少
超过$97,000者将不再发放
但好消息是,2026年4月前出生的孩子不受影响,第一年仍可照常领取 Best Start全额补贴。
04
“Best Start”新生儿补贴增加门槛
“Best Start”新生儿补贴将改为三年全面收入评估,预计节省2.11亿纽币。
政府在本次《2025年预算案》中宣布,对新生儿家庭提供的 “Best Start”补贴将进行重大调整:原本首年无须收入审查的规定将被取消,未来三年补贴期都将实行收入评估。
这一变化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为政府节省2.11亿纽币支出。
“Best Start”补贴是新西兰政府为支持新手父母而设立的育儿福利,目前为每个符合条件的婴儿提供每周定额的现金支持。
在现行制度下,所有父母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均可无条件领取,第二、三年则根据家庭收入决定是否继续发放。
而根据新政策,今后从孩子出生起直至三岁,所有补贴都将基于家庭收入进行审核。
政府表示,此举旨在确保公共资源更精准地流向最需要帮助的家庭。
05
18/19岁青少年申请福利前
需查父母收入
预算案中,政府对18至19岁的年轻人发出明确信号:不工作、不上学、无法自给的青少年,应该由父母来养,而不是靠纳税人买单。
社会发展部长Louise Upston宣布:政府打算从2027年7月起,对18、19岁的年轻人申请
Jobseeker或紧急救助金时,先查父母收入,确认父母真的没能力资助,才能批准福利。
这项新规目前还在细化中,政府尚未公布具体的“收入门槛”,但基本立场很明确:能靠爸妈的,就别靠政府。
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表示,她相信多数父母会“欢迎”这个政策;社会发展部长Louise Upston也补充说:“不读书、不工作的年轻人,应该由父母或监护人来支持,而不是纳税人。”
当然,政策设计还会考虑特殊情况,比如有些年轻人确实不能依靠父母,相关细节还会在未来几周由内阁敲定。
06
最大节流:薪酬平权大幅收缩
政府预计每年可节省50亿纽币,主要来自“薪酬平权(Pay Equity)改革”。
这一计划原意是提升女性主导行业(如护理、教育等)的工资水平。
在预算前夕,政府紧急修改了《同工同酬法案》(Equal Pay Act),显著收紧女性主导行业申诉加薪的渠道与条件。
总理Christopher Luxon曾表示,这一变更将“为国家节省数十亿”,但未说明具体金额。
今天,财政部文件首次确认,这一修改将在未来一年减少工资支出约30亿纽币,四年内共计节省128亿纽币。
如果没有这一操作,财政部长Nicola Willis所承诺的2029年恢复财政盈余几乎无望。
即便如此,预算案预测的盈余仅为2亿纽币,Willis自己也称其为“非常微薄”。
07
场外近千人聚集
“恢复被撤销的薪酬平等!”
在预算案发布的同时,新西兰国会外也聚集了大量反对政府修改“薪酬平等法案”(Pay Equity Bill)的人群。
起初只有百人左右,到预算案公布时已经涨至800多人,现场有标语写着:“你们该羞愧”,人群高喊要求恢复被撤销的薪酬平等申诉。
工会秘书Melissa Ansell-Bridges说,现在很多人打两份工、每周干超40小时还是过不下去,“这根本不对”。她呼吁政府撤回修改。
图书馆助理Tessa Bowler的薪酬申诉从2019年就开始了,眼看快成功,却被政府一刀切掉。
新西兰护士组织(NZNO)的护士代表Kerri Nuku也说,很多基层护士原本指望薪酬平等撑腰才接受低薪,现在希望全没了,“政府这是直接掀桌”。
E tū 工会代表Jo-Chanelle Pouwhare则说得更直接:“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给女性投票权的国家,现在却变成这样,丢人!”
她还说,越来越多人包括原住民都选择离开新西兰去澳洲,“我也想走,但那边啥都能要你命”。
08
企业投资激励:减税即日起生效!
今年预算案另一个重头戏,是财政部长Willis宣布的一项“企业投资激励”(Investment Boost)新政策——从即日起生效。
简单说,就是:企业在购买新资产(例如机械、工具等)时,除了正常折旧外,还可以额外抵扣20%的资产成本,直接从应税收入中扣除。
这等于目前购入新资产的话,企业的缴税压力会比以往轻得多。
政策适用于:新西兰本地购买的新资产
海外进口的新旧资产
商业建筑
注:不包括土地和住宅建筑。
Willis表示,这项措施预计在未来20年内:带动GDP增长1%,推动工资上涨1.5%,而且相比于降低公司税,这样做更能刺激经济。
“我们知道本地企业这几年挺不容易的,面对各种国内外挑战,这项激励就是政府‘力挺’企业的具体行动。”
不过,这项税收优惠也不是没有代价,预计此举将减少政府财政收入17亿纽币。
///
最后,纵观这次的预算,新西兰政府在哪些领域增加或削减支出?
总体而言,政府在医疗、教育等关键领域增加了数十亿纽币投入——但为此也通过削减社会福利、薪酬平权等领域来“挤出”资金。
详见下表: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发现新西兰,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