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情绪“撑不住”了?一招轻松化解超载焦虑
在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习惯了以“高效”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工作要快、情绪要稳、效率要高,仿佛“撑得住”就等于“赢得了”。
但心理学家却在不断提醒我们:“撑着”并不等于没事,情绪超载,才是最需要正视的信号。
什么是“情绪超载”?你可能正在经历却浑然不觉
你最近是否总觉得“脑子一片雾”?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哪怕正在做熟悉的工作、照顾家人,却像“自动驾驶”?
这不是懒惰,也不是累,而是典型的情绪超载(Overwhelm)。
临床心理学家丽贝卡·雷(Rebecca Ray)在澳大利亚阳光海岸的咨询室中,每天都能遇到这种状态的来访者。
她形容这种感受是:“功能性的冻结反应”——你还在运作,但像是拉了手刹在开车,一切都变得吃力、迟缓。
别再混淆了:压力≠情绪超载
压力是对外界挑战的反应,一种短暂的“紧绷”状态;
情绪超载则是一种持续的“无法承受”,会让你陷入“无力感”和“被压垮”的泥沼。
常见症状包括:易怒、焦虑
无助、无望感
注意力涣散
睡眠障碍或暴食厌食
逃避日常任务
决策困难
这些并不是你“抗压能力不行”,而是你的神经系统在保护你。
别再写“待办清单”了,这些才是真正有效的调整方式
雷博士指出,“更有条理”不是解决情绪超载的方法。在这个追求效率的社会,我们总以为“再努力一点就能挺过去”。但真正的解决之道,是问自己:我现在能从生活中“减去”什么?
国家心理健康服务组织 Lifeline 提出了几个实用策略:
识别源头:写下真正让你感到负担的事情,分清主次,不急的放一边。
复盘现状:反思自己目前的应对方式,有效的保留、无效的舍弃。
倾诉支持:和值得信任的人谈谈,很多时候,说出来就是第一步解压。
修正思维:我们常常对自己太苛刻,温柔对待自己不是懒惰,是智慧。
行动计划:不是“一口吃成胖子”,而是一步步处理眼前的事。
照顾自己:运动、阅读、种花、冥想……做些让你感到“活着”的事。
“心理健康日”:现代职场人该学会的勇敢
你也许会觉得:哪有时间休息?但正因为你忙碌,才更需要一个“暂停键”。
组织心理学家瑞秋·克莱门茨(Rachel Clements)表示,请一天“心理健康假”不是逃避,而是深度自觉的表现。
这是一种“预防机制”,可以让你及时修复,而不是等到身心彻底崩溃。
墨尔本全科医生格兰特·布拉什基(Grant Blashki)则建议:心理健康日该怎么过?答案没有标准。
运动、写日记、与人交流、进入“心流状态”——哪怕只是静静发呆,都是滋养。
如果短暂的休息无效,那就需要长远的支持系统
如果请了几次假仍觉得无法缓解,别等了,该寻求专业帮助了。
与医疗或心理专家制定“恢复计划”
了解是否符合“心理健康治疗计划”,这能提供最高六次政府补贴的心理咨询
查看公司是否有员工心理支持项目(EAP),许多都是免费又保密
雷博士最后强调:“别再试图压制情绪超载,接受它的存在,是你开始痊愈的第一步。”
允许自己不完美,是成年人的勇气
你不是软弱,也不是玻璃心。在这个高要求的世界里,真正勇敢的人,是敢停下、敢修复、敢说“我需要帮助”的那一个。
放过自己,或许,才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若你正经历情绪困扰,以下是可以拨打的帮助热线:Lifeline:13 11 14
Beyond Blue:1300 22 46 36
Headspace:1800 650 890
MensLine Australia:1300 789 978
自S干预热线:1300 659 467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星尚澳洲,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