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凌晨罕见5.2级强震, 感觉像火车开过! 地震越来越频繁

2025年05月25日 17:01

又震了!凌晨突发5.2级强震,

多地民众睡梦中被惊醒,专家直呼“不寻常”

此前我们报道过不在地震带的澳洲,出现了多次异常地震:刚刚!澳洲两大城市地震,百万人夜惊

凌晨突发!30年来最强地震!14人死亡的可怕记忆来袭!数万居民震醒!小心还有余震

突发!悉尼交界地区发生20年来最大地震,“以为爆炸了”

在许多人还沉浸在周末的梦乡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晃动划破宁静——

澳洲又地震了,而且这一次震得可不轻!

01|深夜惊魂!NSW罕见强震,居民形容“像火车从床边开过”

本周六凌晨2点36分,Orana地区突发一场震级5.2级、深度仅10公里的浅层地震,短短几分钟后,又接连记录到4.1级和3.6级的余震。

震源虽不在大城市中心,却“吵醒”了上百公里外的居民:“我以为楼下有大货车开过,整个床都在震!”——Dubbo居民Anna

“窗户发出嘎吱声,狗也开始狂吠,连孩子都被吓哭了。”——来自Forbes的年轻母亲Lisa

“我住在,凌晨时分感觉天花板都在轻轻摇。”——一位距震中约600公里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发文

截至凌晨4点,已有超135人向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报告了震感,其中包括Nyngan、Dubbo、Narromine、Coolah等城镇。

虽然没有报告严重伤亡,但突如其来的震动让不少人直呼“太离谱了”——毕竟,在这么个“没在地震带”的国家,谁能想到大半夜会被“晃醒”?

02|前一晚,昆士兰刚刚也震了!专家警告:这不是巧合

更令人警觉的是,就在地震的前一晚,昆士兰中部Yeppoon海域也发生了一场3.2级地震。

虽然位置偏远、震级不高,但Rockhampton等地的居民却也感受到了轻微晃动。这种“微震能感知”的现象,被专家认为“非比寻常”。

学专家Trevor Allen博士指出:“通常这种等级的地震几乎不会被人感知,但这次不仅震波广,持续时间也偏长,说明大陆内部的地壳张力正在积累。”

而更令人担心的是,这些地震都发生在“非传统地震区”——不是沿海,不在板块交界处,反而是在大陆的“心脏地带”。

03|地震为何频发?科学家揭示“地下黑幕”:我们低估了澳洲地壳!

澳洲并不处于地震高发带,为什么却越来越频繁地“晃”?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正在被科学界重估的事实。

回顾2021年墨尔本那场突如其来的6.0级地震,大学的研究团队在地下探测中意外发现了一条“隐藏断层”——它没有露出地表,表面上看毫无异样,却是导致地震的元凶之一。

这种断层被称为“盲断层”,隐藏在地表下,直到某次能量积累过大才突然爆发。

“我们过去以为澳洲‘稳定’,其实只是我们看不到‘地下那双手’。”——地震学者Hadi Ghasemi博士

根据澳洲地球科学局数据:每年全国记录约100次3.0级以上地震;

平均每两年发生一次5级以上地震;

7级以上大地震平均百年一遇。

但问题是——澳洲的城市、房屋、基础设施,压根没做好“应对大地震”的准备。

04|不该掉以轻心!专家呼吁民众“未雨绸缪”

虽然这次震中偏远、无人员伤亡,但科学家们正发出一致警告:“地震从来不是‘大城市才会遇到’的事。真正危险的,是我们以为它不会来。”

Allen博士强调,即使澳洲地震平均震级不大,但若发生在人口密集区,老旧建筑、无防震设计的房屋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Ghasemi博士更直言:“人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砸下来的天花板、倒下的墙体、掉落的电器。”

他说,应加快评估建筑物防震标准,民众也该重新了解“地震求生三步”:蹲下、掩护、抓牢。

不是地震太遥远,是我们太侥幸

也许你还记得去年塔州海域的那场4.8级地震,也许你觉得“澳洲哪来的地震”——但现在的频率、范围和体感都在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澳洲地震,正在成为一种不能被忽视的新现实。

比起恐慌,我们更需要认知;比起轻视,我们更需要准备。

在这个“不属于地震带”的国家,真正的危险不是晃动,而是轻敌。

如你在近日感受到震感,或所在地区有不寻常情况,可登录Geoscience Australia官网进行震感报告:发生地震时,记住三个关键动作:蹲下、掩护、抓牢(Drop, Cover, Hold)。

让科学替代侥幸,让行动替代后悔。

*以上内容系网友会火自行转载自澳洲红领君,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