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本大地震”?传言疯传,日本机场今天爆满
近日,社交媒体上疯传“2025年7月5日日本将发生大地震”,引发大量关注与讨论。不仅部分旅客临时取消赴日行程,甚至有网友开始囤粮、准备避难包。更离奇的是,羽田机场近日出现异常人潮,不少人怀疑是“预言”效应发酵。
但这场源自漫画家的“预知梦”究竟是什么?这场大规模的集体焦虑是否有科学依据?我们来详细梳理这场“预言风暴”的来龙去脉。
这场风波的源头,是日本漫画家竜树谅(たつきりょう)1999年出版的漫画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她声称自己在梦中预见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因此作品中记载了多次所谓“预知梦”,其中包括:“2025年7月,日本南方海底将发生‘啵的一声’的巨大爆裂,可能引发灾难。”
2021年再版时,出版社在书腰写下“真正的大灾难将于2025年7月降临”,令这段梦境再度被炒热。许多网民据此推测“7月5日是具体灾难日”。
漫画家本人随后多次澄清:“我并未说过7月5日一定有灾难,那只是梦的时间。我也不是地震学家。”但恐慌已经蔓延。
现实中,日本确实发生了一些异常地震活动:从6月下旬起,日本鹿儿岛吐噶喇列岛海域发生超过1000次地震,最大一震为5.6级,7月2日甚至观测到震度6弱的较强地震。根据全球地震监测的3D图像显示,由于鹿儿岛外海连续多日地震,3D图在地震点层层叠加下,地震活动记录图像直冲天际,宛如通往宇宙的电梯。
据日本气象厅统计,自2025年6月21日至7月3日16时止,吐噶喇群岛地区共发生1031次地震,次数是以往同期的近3倍,而且暂无趋缓迹象。
4日,居民和游客搭乘渡轮从岛上撤离。——路透社
这让不少人误以为“预言正在成真”,在社交平台推波助澜。
目前有香港旅客在社交平台称取消了7月初赴日行程,旅行社表示退团比例高达8成以上。
此外,多家航空公司调整赴日航班,一些冷门目的地如鹿儿岛、熊本等被缩减甚至取消。
羽田机场7月4日上午人流爆满,企业家堀江贵文发文质疑:“这可能是有人真的信了预言”。堀江表示:“明明只是星期五上午,羽田机场却挤得水泄不通,飞往北海道和冲绳的航班特别多。真的有这么多人把一个默默无闻的漫画家的预言当真了吗?”虽然有网友回应称这只是普通周末的旅游高峰,但堀江强烈反驳:“我经常在周五早上出现在羽田机场,这次真的很不一样。你真的常去羽田机场吗?”
面对广泛传言,日本气象厅明确表示:“现有科学无法预测地震具体的时间、地点和规模。”
中国地震局专家也表示,即使某地出现群震,也意味着能量正在释放,并非大地震前兆。
上海地震局专家尹京苑指出:“‘某天几点几分’会有大地震的说法,100%是谣言。”
虽然传言缺乏科学依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吸取一课:在灾难无法预测的前提下,提高防灾意识、了解避险知识、准备应急物资,才是真正的应对之道。
无论是地震、台风或海啸,科学防灾永远比迷信有效。我们鼓励大家关注官方权威信息,避免被虚假内容煽动焦虑。
对于日本7月5日大地震的预言,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年2012年12月21日玛雅预言人类灭亡的预言,一些人将此日期解读为“世界的终点”或“人类文明的终结”,并宣称这是玛雅人对“世界末日”的预言。这种观点在2009至2012年间广为流传,甚至被媒体和电影推波助澜。
7月5日就是明天了,预言还是谎言,马上揭晓。
*以上内容系网友指点山河自行转载自华人生活网,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