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本大地震」?傳言瘋傳,日本機場今天爆滿
近日,社交媒體上瘋傳「2025年7月5日日本將發生大地震」,引發大量關注與討論。不僅部分旅客臨時取消赴日行程,甚至有網友開始囤糧、準備避難包。更離奇的是,羽田機場近日出現異常人潮,不少人懷疑是「預言」效應發酵。
但這場源自漫畫家的「預知夢」究竟是什麼?這場大規模的集體焦慮是否有科學依據?我們來詳細梳理這場「預言風暴」的來龍去脈。
這場風波的源頭,是日本漫畫家竜樹諒(たつきりょう)1999年出版的漫畫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她聲稱自己在夢中預見了1995年阪神大地震,因此作品中記載了多次所謂「預知夢」,其中包括:「2025年7月,日本南方海底將發生『啵的一聲』的巨大爆裂,可能引發災難。」
2021年再版時,出版社在書腰寫下「真正的大災難將於2025年7月降臨」,令這段夢境再度被炒熱。許多網民據此推測「7月5日是具體災難日」。
漫畫家本人隨後多次澄清:「我並未說過7月5日一定有災難,那只是夢的時間。我也不是地震學家。」但恐慌已經蔓延。
現實中,日本確實發生了一些異常地震活動:從6月下旬起,日本鹿兒島吐噶喇列島海域發生超過1000次地震,最大一震為5.6級,7月2日甚至觀測到震度6弱的較強地震。根據全球地震監測的3D圖像顯示,由於鹿兒島外海連續多日地震,3D圖在地震點層層疊加下,地震活動記錄圖像直衝天際,宛如通往宇宙的電梯。
據日本氣象廳統計,自2025年6月21日至7月3日16時止,吐噶喇群島地區共發生1031次地震,次數是以往同期的近3倍,而且暫無趨緩跡象。
4日,居民和遊客搭乘渡輪從島上撤離。——路透社
這讓不少人誤以為「預言正在成真」,在社交平台推波助瀾。
目前有香港旅客在社交平台稱取消了7月初赴日行程,旅行社表示退團比例高達8成以上。
此外,多家航空公司調整赴日航班,一些冷門目的地如鹿兒島、熊本等被縮減甚至取消。
羽田機場7月4日上午人流爆滿,企業家堀江貴文發文質疑:「這可能是有人真的信了預言」。堀江表示:「明明只是星期五上午,羽田機場卻擠得水泄不通,飛往北海道和沖繩的航班特別多。真的有這麼多人把一個默默無聞的漫畫家的預言當真了嗎?」雖然有網友回應稱這隻是普通周末的旅遊高峰,但堀江強烈反駁:「我經常在周五早上出現在羽田機場,這次真的很不一樣。你真的常去羽田機場嗎?」
面對廣泛傳言,日本氣象廳明確表示:「現有科學無法預測地震具體的時間、地點和規模。」
中國地震局專家也表示,即使某地出現群震,也意味著能量正在釋放,並非大地震前兆。
上海地震局專家尹京苑指出:「『某天幾點幾分』會有大地震的說法,100%是謠言。」
雖然傳言缺乏科學依據,但我們依然可以從中吸取一課:在災難無法預測的前提下,提高防災意識、了解避險知識、準備應急物資,才是真正的應對之道。
無論是地震、颱風或海嘯,科學防災永遠比迷信有效。我們鼓勵大家關注官方權威信息,避免被虛假內容煽動焦慮。
對於日本7月5日大地震的預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當年2012年12月21日瑪雅預言人類滅亡的預言,一些人將此日期解讀為「世界的終點」或「人類文明的終結」,並宣稱這是瑪雅人對「世界末日」的預言。這種觀點在2009至2012年間廣為流傳,甚至被媒體和電影推波助瀾。
7月5日就是明天了,預言還是謊言,馬上揭曉。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華人生活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