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对墨尔本的餐饮业格外难熬…

2025年07月06日 10:39

进入冬天的,街头变得更安静了。天黑得早,风也更冷。

当最好喝的咖啡都留不住客人,当再努力的店家也扛不住账本上的赤字,这个冬天,对墨尔本的餐饮业而言,格外难熬。

人潮不如往年,支出节节攀升,员工难请也难留,甚至连人身安全都成了经营变数。多重因素叠加起来,就是压在无数小店肩上的现实。

那些关于咖啡与生活的浪漫想象,如今也逐渐被现实冷却。

1、漂亮饭时代落幕?

总会在凛冽的冬日,怀念起夏日傍晚的温柔——8点半那时阳光还没褪去,CBD街头已亮着暖黄灯光。

推开一家装潢雅致的小馆,坐在窗边,点一杯冰白,几只刚开的生蚝,空气里飘着披萨香,也是生活的松弛感。

位于CBD的 Pearl Chablis and Oyster Bar 和它的姐妹店 Pinchy’s Lobster & Champagne Bar,已经宣布将在7月中旬陆续关闭。

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两家店一度承包了墨尔本小红书「精致漂亮饭」标签,环境精致,风格法式,是很多人拍照打卡、约会聚餐、庆祝生日的首选。

Jeremy Schinck 是一位在餐饮行业打拼了三十多年的老将。但面对如今的现实,他坦言“真的撑不下去了”。

这次关门,背后是疫情遗留下的连锁反应——人流不再、债务高筑、经营成本年年攀升,而收入却越来越难以为继。

“我们再怎么努力工作,也只是赚着疫情前一半的钱。”他无奈地说,“夏天的利润根本补不回冬天的亏空。”但最令他头痛的,其实是「人」。

Schinck坦率地表示,现在很难找到愿意扎根、认真做事的员工。疫情过后,很多新一代的从业者将这份工作视为临时选择,不愿长期投入。

“他们干着入门级的工作,心态却像打零工;频繁跳槽、不够上心、出了问题推卸责任。”

这不仅影响了日常运转,更慢慢侵蚀了品牌的口碑和客户的信任。“不是工资太低,而是职业精神出了问题。”他说。

有时候,餐厅真不是被经营难压垮,而是被态度击倒。

他甚至提出了一个颇具争议的建议:或许也该借鉴欧洲部分国家的做法,推动餐饮行业实行职业认证制度,让从业者真正意识到:这是一份值得尊重的专业,而不只是短暂停留的工作台。

2、老板:“我不想死”

除了财务上的重压,安全问题也成了压垮这个行业的另一根稻草。

在Footscray街头,开业还不到七个月的Eleven:11 Café,曾凭借“全墨尔本最好喝的咖啡”赢得一众常客的心。

然而就在6月20日,店主Moustafa Saoud在店内遭遇暴力袭击,被一名戴帽男子反复殴打、脚踹。这一幕被监控完整拍下,让人心惊。

对方在袭击前曾两度走进店里索要香烟,被拒后第三次返回,便动手施暴。

事发后,Moustafa和他的兄弟、也是店铺的合伙人Alex不得不做出艰难决定:关闭倾注心血的小店。原因很直接——不安全。

“我不想为了生意赔上命。”Moustafa在采访中说。他的弟弟也坦言:“我不想让爸妈担心,也不想让他再受伤。真的不值得。”

有顾客难过地说:“这是我喝过最好的咖啡,没有之一。”

熟悉的门面逐渐暗下灯火,那些曾撑起城市烟火气的小店,一个个悄然谢幕。

不是经营不力,也不是谁不够努力,而是在高成本、低人流、人才断层与安全焦虑的夹缝中,曾经热闹非凡的餐饮业,正一步步走向沉寂。

这一切,早已不只是几家店铺的命运,而是一座城市共同面对的阵痛。

*以上内容系网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转载自澳洲的家一墨尔本,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