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情系中华

“躺平”自救?深圳、东莞多家电子厂停工

图为广东省一家厂内产品组装线。(图片来源:美联社)

希望之声2021年5月27日】(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中国企业带来压力,下游工厂成本承压普遍加重、利润受到侵蚀,一些不能获得适当利润空间的工厂,在这场轮涨价潮中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中国经济周刊》5月7日报导,随着原油、钢材、铜、玻璃、塑料等价格出现“普涨”,和东莞多家中小电子工厂,在生产成本上涨和订单利润不足的双重压力下,面临着新一轮的洗牌。

一位在从事电子产品出口的工厂运营经理表示,跟服装厂、玩具厂相比,电子厂本身的资产投资比较大,涉及到的原材料种类又比较多,更容易受到突发涨价潮的影响。

他说,2016年以来,电子行业的利润就已经不乐观了,比之前几乎缩水一半,这一轮价格持续上涨,将其他方面的压力也放大了,资金链成为矛盾的焦点。

宝安区福永街道是深圳传统电子工厂的聚集地之一,两年前突然倒闭并签下巨额债务的新三板上市企业聚电智能,就坐落在此,这一次,深圳基德科技发布的公告再度让这里引发业内关注。

深圳市基德科技是一家锂电池生产企业,其落款日期为2021年4月29日的公告称:“公司近年来经历了行业利润下滑、成本上涨、外贸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等诸多困难,再加上新冠疫情对市场经济的影响,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尽管公司采取了各种措施,但公司一直在负重前行,始终未能扭转经营困难局面。”

公告称, “自2021年4月29日停止经营,4月30日起解除与全体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

深圳基德科技的一位前员工表示,“公司这4年来的经营状况都不是很好,此前也进行过业务调整、裁员和提高考核标准等动作。”

今年以来,基德科技也开始偏向国内市场的订单,但是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和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原因,拿到的订单利润过低,甚至出现“越接订单越亏”的现象,最后只能无奈停工。

与基德科技遭遇相似的还有东莞力安电源公司,这家成立于2016年的移动电源厂商在同一天宣布做出“结束营业,解散公司”的决定。

东莞力安电源公司在公告中称,黄历新年返厂后,是“公司开业以来最困难的时刻” ,由于物料成本大幅上涨、一些芯片严重缺货、重要物料从月结改为现金采购等原因,公司资金链断裂。 公告坦言,“已经山穷水尽,如果继续拖延下去,就无法发出工资”,还提到了“筹划出售工厂设备”等细节。

在东莞专门从事倒闭工厂回收工作的张先生表示,去年以来,他陆续在东莞回收了几十个电子工厂的设备,电子厂的设备还是比较值钱的,可以通过倒卖赚取差价。

张先生称,东莞的小型电子工厂数量较多,很多都是低附加值生产,现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推高了成本,这些企业无法经受住外部风险。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导,在采访的7家中小型电子厂中,有4家工厂在此次原材料涨价潮等压力下选择了停工。

一位曾在宝安区福永街道运营电子厂的表示,今年黄历新年以后,上游原材料暴涨,有效报价仅维持半天、订单无故作废、不同单不同价、竞价抢购原材料等操作轮番上演,“这一系列的操作让我们下游的需求方很心累。”

他说,与其冒着巨大的风险生产,还不如停工“”,“这也是一种自救,起码比被迫破产清算的结局要好得多。”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WIN/MAC/安卓/iOS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原文链接:“躺平”自救?深圳、东莞多家电子厂停工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