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得到巩固?习近平再度强调“动态清零” 专家揭背后真实目的

【希望之声2022年6月29日】(希望之声记者贺景田综合报导)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昨天在湖北武汉调研时称,中国人口基数大,搞“集体免疫”、“躺平”后果不堪设想,宁可影响一点经济,也要坚持“动态清零”。北京市委书记蔡奇27日在报告提及,“未来5年”将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尽管官媒随即删字,但这似乎暗示了中南海政治局势的微妙变化,习的权力应该得到了巩固。有中国问题专题专家指出,共产党希望将疫情防控常态化加强对老百姓的管控。
“躺平”后果不堪设想
中共官媒新华社报导,习近平28日下午在湖北省委书记王蒙徽、省长王忠林陪同下,到湖北省武汉市的企业、社区调研。
他在一个社区向居民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大,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后果不堪设想。要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尤其是要保护好老人、孩子。
近期,中共为清零辩护的声音似乎压倒了“救经济”的呼声,中共中央网信办6月15日刊文称,“动态清零”是“事关全局和长远利益”的“大仁政”,还说“算长远帐,算生命帐”才经得起历史检验。
习近平的权力得到巩固
清零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所一直倡导的。
新华社刊物“半月谈”6月21日发表评论说,中国经济正在非常关键时刻,但“稳经济”根基不牢固,在某种程度上,“稳经济”是比防疫更艰巨的任务,必须保持充分的忧患意识和强烈的紧迫感。
有分析认为,中国经济形势严峻,严酷的清零政策引发党内不满,政治局常委多数也倾向恢复经济,习近平只好让名义上主管经济的李克强出面“救火”。
习近平6月22日视讯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开幕式时也强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效举措,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6月27日作报告提到,“未来5年”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尽管“未来5年”的字眼在几个小时后被删去,但这暗示了政治局势的微妙变化,显示习近平的权力应该得到了巩固。
近期,习近平对军队(枪杆子)、文宣系统(笔杆子)的人事布局完成后,随着亲信王小洪接任中共公安部部长,进一步握紧了“刀把子”。
美国驻中国大使伯恩斯6月16日以视讯方式出席美国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会议时表示,中国的清零将持续。
他预测,中国的清零政策将会持续到2023年初,这是中共政府发出的讯号。
6月17日,有记者就伯恩斯上述讲话询问中共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时,他并未否定清零一直清到2023年的说法,只是原封不动地引用了习近平有关清零的说法,清零是为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表示,习近平的清零政策将持续至今秋二十大,持续至明年三月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也就是习近平实现第三任。
台湾学者曾伟峰则认为,动态清零的政策应该在二十大之后会有一些调整。原因是这么严格的防控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这不仅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心,也影响整个经济。
他估计,明年中共可能在强调可控的前提下,做一些开放:“它可能不会用‘与病毒共存’,可能会说‘有限度开放’或者‘政策松绑’。”
学者张伦分析,清零政策事实上也是习近平多年来一直奉行的 “零批评”、”零异议人士”、“不许妄议”等执政逻辑在抗疫上的一种延申。
经济无论好坏 习近平都将连任
美国之音6月24日报导,《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说,经济好坏会在民主国家有重大的影响,但中国老百姓没有参与政府换届的这种机会。
中国政经学者程晓农博士认为,中国经济的好坏,跟习近平连任没有直接关系。在集权体制下,连任不连任,是由掌控军队和中央警卫局的人说了算。除非这个人死了;除非他愿意交出权力,他才不会连任。
中共将利用疫情强化社会管控
旅居在德国的中国问题专家吴文昕估计,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共会将疫情管控渗透到社会的全方面。
他表示,中共透过上海及多地的封城压制内部矛盾,这种全面管治已延伸到“一国两制”下的香港,除“国安法”外,中共以疫情为由压制香港的抗争运动。
吴文昕说,共产党看重的就是它的权力,它们发现利用疫情控制老百姓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所以它们就要常态化,它们是真的想利用所谓防疫加强对老百姓的管控。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