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情系中华

《人民日报》疑耗资百万回收报纸 只因第五版「习近平」没了


对比纸质出版的人民日报和电子版的差别。在严苛的言论审查下,哪怕只是一点笔误,都会成为带来高达百万,甚至让人获罪的后果。

》周四(30日)紧急召回当日已出版并分发的数百万份报纸,原因仅仅是因为第五版的万字评论中漏掉了一处的名字,「错体版」《》立即被炒卖至数百元一份;更有网民以「没了」调侃一番。而国内很多记者希望,此事能让过去曾重手整肃《》的《人民日报》社长庹震下台。本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中共的人士,都以看热闹的心态置身事外。

据了解,中国当局最于回收《人民日报》一事,作出严厉的警告,要求参与其事的人都要保密;但来自邮电投递系统的内部通报仍在几个小时之后流出曝光。该通报要求紧急停止投递档摊人民日报,并回收已发出报纸。

在周四(30日)当天,疑似高达300多万份人民日报的紧急回收刚开始,北京地下收藏市场即闻风而动。一份当日完整的《人民日报》的收藏价格,迅速从废品收购价,飙升到数十元、甚至百元左右,但依然一报难求。

出版差错成事故

一位曾经负责重点官方报道的报社夜班编辑匿名告诉本台记者称,这次被指惹祸的,是《人民日报》评论部以部门公用的笔名「任平」、刊发在第五版的万字长篇评论,在该文中,原本应该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但在最后呈现在印刷版的报纸上,「习近平」三个字没了。

根据该报当天的版面和印量,全部回收至少会导致至少百万元的损失,但在官方的文宣系统内,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更恐惧的是因此而来的政治风险,甚至是整肃。

根据央媒的把关流程,该文从定稿、到最后的出报,必须要经过评论部负责人、夜班编辑、编辑部负责人,夜班值班签版的编委(或副总编),以及校对和印刷厂核验等五、六道审核关才能出报。出事以后,是否会,完全看习近平本人的心情而定。

他说:《人民日报》那个它没有出来个人的名字嘛,就人民日报评论嘛。按理说他们的校对就像机器人一样,他们的领导也会挨个看的,看几遍。一份报纸,20个版,光印刷、纸张,应该是3毛钱吧,还要看印量嘛。收回三百万,至少(损失)一百万嘛。经济损失对他们来说不算甚么,但是呢,这个重大的事故,就看以上的、甚至是某人本人是怎么看吧。反正这个事至少都是中办那些问他本人的意见。如果要是大发雷霆呢,那就是大事。

他认为,根据惯例,一周之后会有处理结果,可以从《人民日报》领导层是否有变化,观察到上层对此的态度。

但据本台记者获悉,这还并不是中共文宣系统最大的担忧。被视为系严重的出版事故之后,很多人正在以戏谑地称「《人民日报》把习近平整没了」,这几乎可以让官方将此视为最严重的政治事故,《人民日报》上下都很紧张。

“你也庹了吗?“被称为党国剪刀手,并严厉打压南方同末编辑记者的庹震是否也会成为剪刀下的肉,现在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人民日报官方发布庹震参加活动的照片)

而国内很多记者则希望此事能让《人民日报》社长庹震下台,并且2013年初《南方周末》编辑记者遭整肃时,庹震就是广东省委宣传部长,并因整肃《南方周末》而被提拔为中宣部副部长。

文宣同僚看热闹

但本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这场让人民日报高层战战兢兢的大麻烦中,党内重要的文宣系统的人士,却都以「看热闹」的心态置身事外。

中宣部的一位官员在回应本台记者的采访时,虽然她自己也忍不住笑,但也迅速以不知情为由,将皮球踢回给了《人民日报》。

中宣部:抱歉我真不知道(笑),我不太掌握你说的那个情况,你要是想知道,你问问《人民日报》?

新闻办公室也表示这事不归他们管,也迅速推回给了《人民日报》。

国新办:你甚么事?你是哪儿啊?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你这不归我们局管,这个问题你可以联系《人民日报》,好吧?

但《人民日报》则出现了极为罕见的集体沉默。该报的总编室两部电话、总值班电话、评论部的电话,两部举报电话、甚至包括四川、江苏、山西、重庆等分社的电话,也都一直无人接听。

自中共建政以来,就对舆论实行严厉的意识形态管控。其中,媒体报道中对官员的姓名、职务、级别,位置排序,都有严格的规定。对国家领导人的报导,则更是被视为政治任务,如果出现名字和职务的差错,则被视为政治事故。在毛时代,甚至会因此被以反革命罪课以重刑。

尽管此前曾出现过人民日报写错的名字,但被致电称不要处分编辑的例子,但近年来,这种一度宽松的现象,在习近平时代已经消失。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法国犹太老板:神告诉我们,只有一位中国人能救人类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探寻中华复兴之路,必看章天亮博士《中华文明史》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来源:RFA, 文章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和观点。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赞助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