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创业,何其惨烈
来源: 网文
其实任何年龄段创业,失败概率都是比较大的;只是,中年的这个年龄段,上老下小的状态,盲目创业、失败后的结果,会更惨烈。
在抖音上刷到一个中年创业的案例。39 岁从房地产公司失业,5 年创业、陆续几个项目,全部失败。
大致情况是这样:
从房地产公司失业后,先是找工作,投了很多简历,但基本没有好岗位,有电话的也都是保险之类的销售岗。
想着自己好歹之前也是个中层干部,还是大公司,不愿意去做看起来很 low 的工作,于是,心一横,打算创业。
第一次,先盘了一家烤肉店,900 平、年租金 40 万。之前是烤肉店,设备也都有;但这位打算加盟火锅店,于是加盟费、装修费、采购之类花了 140 万。这钱也不全是他自己的,还拉了两个大学同学。
虽然加盟的火锅店品牌还不错,但实际流水并不高。开业前高点,后面基本就是打打平。本来打平拖着也行,结果赶上疫情。前期过高的投入,自然导致亏损了。
几个月后,第二次创业。又拿了 50 万,承包鱼塘养鱼,那时候鲈鱼行情不错。结果,没多久碰上天气炎热、鱼也生病了,鲈鱼竞争也激烈起来,价格直接跌了一半,亩产也减少了,一折腾,又亏钱了。
后来又养鸡鸭、又做牛仔裤贸易,全部亏本,把前面十几年赚的钱都亏进去了。
哥们最后一幅生无可恋的表情。
不知道是不是剧本,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应该还挺多的。
02
我也是中年创业,有时候想想,也会有后怕,但还算幸运,目前还能养家糊口。中年创业,我也有几个经验分享一下:
a、第一,不要轻易走出舒适圈。
这个观点我之前也说过。什么是舒适圈,就是在这里,你比一般人要强。别人事倍功半、你事半功倍。
舒适圈的范畴通常是:能力 + 行业 / 领域。
比如,房地产行业的销售,科技行业的公关、医疗行业的财务等等。
舒适圈就是你的大本营。可以回血的地方。
当然,你可能听过一句话,什么不走出舒适圈、就会被淘汰之类。这话对大公司可能有用,对普通人,其实,贸然走出去更容易被淘汰。
就像抖音上的这位,跨行创业,笔笔失败。
你可能会担心,时代在变化,不走出去舒适圈怎么办?我的建议是,能力 + 领域,每次走一半,不要同时变。
比如,还是干销售的工作,但换个行业,能力依然有用,只是熟悉新行业;或者还是在科技行业,但从公关到市场等等,至少行业还是了解的,人脉也都还在。
这样做,既可以保证你的优势,又可以迎接挑战。不至于压力那么大。
我自己就是这样,私募做过、银行做过、自媒体创业也做了,这期间来回折腾,核心的一点是:能力基本没变(还是研究 + 输出),领域也只是扩大,而不是完全不同。
所以,确定舒适圈,找到 能力 + 领域, 然后每次要么领域、要么能力,先变一个。
b、不要把平台光环当个人能力
这点无需多言。抖音里的这位,以为自己是大公司中层,就一定有很强的能力,结果跨行后发现,和小白无异。
我自己也经历过,创业头几个月也得重新跑 PR,拜码头。像个新人,而不是凭之前平台的光环。
c、学会最小产品验证 MVP
这个概念是产品开发用的,我觉得很有用。就是不要上来就想搞个大的,先想个小的、试一试、看看效果,如果好了,再继续加大力度。
就像抖音里的这位,如果要开火锅店,完全可以先到一家火锅店干一段时间,了解下其中的弯弯道道,学习别人的经验。
然后,开个小规模的店先跑一跑,收益不错,再扩张。
我自己差不多也是这样。从金融行业到自媒体,也是先写了几篇,看了看反响,觉得还行,才进来的;
自己再弄新账号时,也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先跑了一段时间;包括视频号。前期也先小成本尝试了几个风格,然后后面剪辑都是自己上,学会大概的流程后,才又找了更熟练的专业人来帮忙剪。
最小产品验证,要做也不难;难的是心态。习惯了高举高打、或者平台光环,不愿意从小开始。
所以说,中年创业,心态是成功的一半。
d、学会复盘的能力
如果推举一个能力的话,复盘,无疑是最重要的。
回看读书的时候,成绩好的同学,除了天赋高之外,另个能力就是会用巧劲,会用好错题集。
错题集,其实就是复盘。
把已经发生的事情,理一理、想一想,总结出其中的、重复的规律,或经验教训。为下一次做好应对,然后再验证应对的方法、思路是否正确。
如此往复,就是提升最快的方式之一。
复盘,也可以不仅复盘自己的事情,也可以从别人的案例中学到经验。
不浪费任何一次危机、不浪费任何一次失败,这就是复盘的重要性。
但很可惜,许多人,尤其成年人,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当然,对于孩子而言,会用好错题集,真的很重要)
e、学会输入、输出的能力
如果说复盘是动作的话,最根本的能力在于,输入、输出。
输入,许多人都会做,看书、看剧、听故事等等,都是输入;
但输出,许多人并不在意。实际上,输出很重要。费曼学习法,就是从输入到输出的转变。
输出的过程,是再次检验的过程。输出的方式包括:文章、演讲、视频、课程等等。可以是对自己的,比如自己写复盘内容;也可以对外的。
对外的输出,还是一个非常好的杠杆。会成为你的品牌,提升别人对你的信任。
f、最后总结一下:
不要贸然走出舒适圈;
如果要走出,那就 能力 + 领域,一次变一个,让转型更丝滑;
跨行的时候,不要高举高打,而是调整心态、从最小产品验证开始;
提升输入、输出的能力,形成复盘的好习惯。
- 🔥澳洲禁闻安卓APP,其它网站没有的澳洲禁闻
- 🔥华人必看:中华文化的飓风 幸福感无法描述
- 🔥解锁ChatGPT|全平台高速翻墙:高清视频秒开,超低延迟
- 🔥免费PC翻墙、安卓VPN翻墙APP
- 🔥治国大道:修身、齐家、管理、治国的大智慧
中年,并不是一个自怨自艾的状态,也并不比其他任何年龄段差什么。无非是压力大了点、需要更稳一点罢了。要书写自己的精彩,也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