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 华人又被打! ChinaTown澳洲青少年围殴同胞!
突发!
这两天我们持续报道了澳洲青少年袭击华人的新闻,这么多的新闻和请愿,加上相关组织的介入,似乎并没有让这类事件被平息!
就在24小时内,悉尼唐人街再度发生针对华人的暴力事件,引发华人社区的广泛关注和愤怒。
继此前华人夫妇在悉尼东部遭遇青少年团伙围殴事件后,类似的攻击再次上演。据社交媒体上的爆料,5月25日也就是昨晚11点25分左右,几位同胞在唐人街遭遇一群青少年的无端袭击。
地点:
据受害者描述,当时他们在唐人街行走,突然遭到一群青少年的围攻。
其中一名女性的假发被强行扯下并抢走,另一名男性在试图追回物品时被袭击,脸部受伤。
图片来源:小红书@ 南夕叙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红薯62C6E5D9
袭击者中包括一名金发女性和一名黑衣卷发男子,行为极为嚣张。尽管有路人试图制止,但袭击者仍继续施暴。
图片来源:小红书@ 南夕叙
受害者随后报警,并前往医院接受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挫伤和皮肤擦伤,正在等待脑部CT结果。更令人震惊的是,袭击者在被拍照后有意识地遮挡面部,疑似惯犯。此外,袭击者还发表了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令人愤怒。
视频来源:小红书@ 南夕叙
图片来源:小红书@小红薯62C6E5D9
图片来源:小红书@ 南夕叙
这起事件再次引发华人社区对安全问题的关注。此前,悉尼东部一对华人夫妇在自家公寓前的公园内遭到七名未成年人的围攻,女子被拖倒在地,反复殴打。事件引发强烈反响,华人社区自发组织巡逻队,旨在震慑这些无法无天的青少年。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且愤怒不已的是,这7名涉案青少年在被捕后,竟全部被予以保释。
澳洲当地的法律体系中,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特殊的处理方式,14岁以下儿童通常免于刑事责任,12岁以上者即便被定罪,也多以社区服务等较为宽松的惩罚代替监禁。此次悉尼围殴案中的青少年,因年龄尚小,在满足一定保释条件后便被释放,等待他们的将是6月在儿童法庭的出庭审判。
在儿童法庭审理案件时,出于对未成年人隐私的保护,案件信息往往会受到严格管控,公众难以全面知晓案件细节与走向。
另据华人社群爆料,多起类似袭击案件在近期密集发生,且时间点多与此前”澳洲青少年围殴中国夫妇”事件重叠。
细节看:事态恶化! 全澳突发大批青少年无差别袭击华人! 7名打人Teens被释放! 华人团结集结, 开始反抗行动!
“忍无可忍,不再沉默!” 当暴力视频在华人社交平台刷屏,一场自发的民间行动迅速发酵。
社交平台上,”反Teen自卫群”等社群如星火燎原般成立,群名”不再忍”直接传递出华人的愤怒与决心。
短短数小时内,社群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从悉尼到墨尔本、布里斯班、珀斯,全澳各地华人纷纷响应,
志愿者留言刷屏,有人主动请缨”力气大可以帮忙”,有人发挥专业所长”懂格斗、知法律,愿普及正当防卫知识”。
甚至有网友以幽默口吻表态”O型血随时待命”。
这些声音背后,是长期积压的安全焦虑,更是对”亚裔易被欺凌”刻板印象的集体反抗。
这场全民行动并非冲动之举,而是理性思考后的自卫选择。
在社群内,法律专业人士自发整理”维权指南”:详细解读正当防卫的法律边界、指导如何有效留存证据、分享针对未成年施暴者的报警技巧。
图源:小红书
“我们不是以暴制暴,而是用法律武装自己。” 一位律师志愿者的发言道出了多数人的心声。
与此同时,多个华人聚集区出现了”志愿巡逻队”。
图源:小红书
在Burwood、Hurstville、City火车站等地,志愿者们以文明有序的方式守护社区安全,试图以集体presence震慑潜在的暴力行为。
这种”热血与冷静并存”的行动逻辑,展现了华人社群的成熟与智慧。
在社交平台之外,一场制度层面的抗争也在展开。
Change.org请愿网站上,(请愿链接:https://chng.it/FZWnrSJnTG)
“我们从不想惹事,但这次绝不退让。” 一位请愿发起人表示,”沉默只会让暴力变本加厉,当我们团结起来,才能让法律真正成为保护弱者的武器。”
越来越多华人意识到,在异国他乡,作为少数群体更需主动发声,将个体的安全诉求转化为集体的政治力量。
有网友指出,这些青少年可能是有组织的团伙,专门针对华人群体。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下,更多的青少年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导致袭击事件更加频繁。
面对这样的局势,华人社区需要更加团结,共同应对挑战。有网友建议,近期尽量避免夜间外出,保护自身安全;同时,通过合法途径发声,呼吁警方加强巡逻,严惩施暴者。只有全体华人团结一致,才能有效遏制这种不正之风,保障社区的安全与和谐。
*以上内容系网友澳洲事儿自行转载自澳洲红领君,该文仅代表原作者观点和态度。本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对文章或图片/视频版权有异议,请邮件至我们反馈,平台将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