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魁说出大凶之语 “总加速师”名不虚传?【阿波罗网报道】

2024年05月25日 18:45

作者: 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

“快完了,快完了!”溥仪登基三年之后,1912年,大清真的“完了”。

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宣传机器近日将其的一句话作为标题,或许会让许多网友细思极喜!这句话让人想起溥仪登基时发生的历史性一幕,三年后一切都应验了。

央视5月20日发表了一篇宣传文章,它的标题是中魁的一句话—“殷墟我向往已久”。这似乎对和中共都不太吉利。

何为“殷墟”?据维基百科资料,“殷墟是商朝后期王都遗址,位于市,…

公元前14世纪,商汤的第九代孙盘庚即位后,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迁到殷(今河南安阳),直至帝辛纣灭亡的273年间,殷地一直是商朝后期的统治中心,因此商朝也称殷朝。周灭殷后,从这里迁走大量殷民,商都逐渐荒芜,成为一片废墟,故名殷墟”。

换言之,先有武王伐纣,其后才有“殷墟”。故而,“殷墟”意味着暴君和暴政被推翻 。这似乎对中共党魁和中共而言,可谓大凶之语。

而这句”向往已久“,也让人想起海内外给中共党魁所起绰号,”“—即全面加速,以各种手段直接导致中共灭亡之意。

中国历史上,看似普通的一句话,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特定的角色说出后,最终一语成谶的故事比比皆是。

例如,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生》中,就亲口讲述,

“我入宫后第三天,慈禧去世,过了一个多月,即十二月初二这天,举行了登极大典。我后来听人说,这个大典又被我哭得大煞风景。

大典在举行。所谓登极,就是我父亲扶着我坐在宝座上,接受王公大臣文武百官的朝贺。在大典之前,照章要先在中和殿接受领侍卫内大臣们的礼(在大典上他们站列两侧,不便与文武百官一起朝贺)。我被他们折腾了半天,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又把我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的时候,这就超过了我的耐性的最后限度,这就难怪我不放声大哭。我父亲单膝侧身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待)这儿!我要回家!我不挨这儿!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而文武百官行的是三跪九叩礼,磕起头来没完没了,我的哭叫也越来越响。我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

典礼结束,文武百官可就窃窃私议起来了。“王爷怎么可以说什么‘快完了’呢?”“说要回家可是什么意思啊?”……一切的议论,都是垂头丧气的,好像人人都发现了不祥之兆。

“如果翻看一下当时历史的记载,就很容易明白文武百官王公大臣们的忧心忡忡和忌讳百端是从哪里来的。只看《清鉴纲目》里关于我登极前一年间的大事提要就够了:光绪三十三年,秋七月。广州钦州革命党起事,攻陷阳城,旋被击败。

冬十一月。孙文、黄兴合攻广西镇南关(现改名睦南关)克之,旋败退。

谕:禁学生干预及开会演说。

三十四年,春正月。广东缉获日本轮船,私运军火,寻命释之。

三月。孙文、黄兴遣其党攻云南河口克之,旋败退。

冬十月,安庆炮营队官熊成基起事,旋败死。

这本《清鉴纲目》是民国时代编出的,所根据的史料却主要是清政府的档案。我从那个时期的档案里还看到不少“败死”“败退”字样,我发现这类字样越多,也就越说明风暴的加剧。这正是那些埋怨大典煞风景的王公大臣们的忧患所在。到了宣统朝,事情就越加明显。后来起用了,在一部分人心里更增加一重忧虑,认为外有革命党,内有袁世凯,历史上所出现过的不吉之兆,都集中呈现在宣统一朝来了。

我在不知不觉中做皇帝的第三年,又糊里糊涂地退了位。”

“快完了,快完了!”溥仪登基三年之后,1912年,大清真的“完了”。

原文链接中共党魁说出大凶之语 “总加速师”名不虚传?【阿波罗网报道】,来源:阿波罗网记者秦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