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

2025年05月16日 10:16

很多人都说,模式正在被流量反噬。

但“流量反噬”这个词,用来形容“流量至上者”更为合适,只是现在,新能源行业正褪去流量崇拜,这不是流量反噬的结果,而是行业发展的必然,公众极高的关注度加速了这一进程。

没有一个车企敢说自己永远不会出问题,但必须正视自身的问题。

从“纽北神话”到要求退车

“我们要求退车。”多名小米SU7 Ultra车主近期联合发声。

起因是他们花费了4.2万选装的双风道前舱盖,不具备宣传的“高效导流”等功能,存在虚假宣传或者官方表达有误,因此要求退车。

去年10月,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以6分46秒的成绩加冕“纽北全球最速四门车”时,为之雀跃的米粉或许不会想到,复刻原型车同造型的挖孔前舱盖设计,会陷入宣传话术与实际产品功能严重不符的质疑当中。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小米su 7 ultra车主集体发言,要求退车

简单来说,4.2万元选装的性能配件变成了一个“摆设”。而这台“赛道神车”是小米的高端车型,官方指导价52.99万元起。

小米也承认了“货不对版”,5月7日做了公开致歉,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并且,小米承诺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2025年5月7日,做了公开致歉

此前,小米汽车官方曾宣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小米SU7 Ultra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雷军曾在直播中也曾提到,“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雷军曾发博称碳纤维前舱盖外观、内部都改了

许多信以为真。但在4月底,有车主提车后拆解发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模一样,只多了一个支撑的塑料板。

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下压力。更讽刺的是,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气流没有形成有效导流,让盖在上面的纸巾纹丝不动。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进行测试

当然了,部分网友也在质疑维权车主身份真实性,毕竟当下国内车圈舆论非常混乱,趁乱散布无用信息和虚假信息的人也会更多。

不过,小米的道歉方案并不能平息车主的怒火,因为无论是接下来等车的漫长周期还是价格高昂的选装件翻车,都等同于让消费者来为小米的行为买单。

小米能否拿出更有诚意的解决方案?据媒体最新消息,5月12日当天,小米汽车客服已经联系部分车主,基于当前现状,原订单不会再继续生产,目前可以申请取消流程,但是定金无法退回。

封印马力

“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5月10日一早,雷军在发文。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2025年5月10日,雷军发博

从高速事故,到限制马力,再到碳纤维前舱盖涉嫌宣传过度,短时间内密集事件的发生,小米的确走到了最难的时候。

今年以来,多个品牌宣布“智驾平权”的时代到来了,比如,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将2025年称为“全民智驾元年”,城市NOA、端到端算法、大模型也已经成为了智能驾驶行业的主流叙事。

智驾,可以说,是今天众多车企一大卖点,但小米SU7等事故也让公众对L2级别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充满担忧。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辅助驾驶级别分级区别/图源:汽车实用知识

尤其是车企们激进的营销策略,让价值经验不足但又勇于尝试的年轻用户面临了更多更大的风险。近日,小米、蔚来、理想等头部车企集体为“智驾”改名,已经将相关功能更名为“辅助驾驶”。

考虑到安全问题,小米也对SU7 Ultra的“马力”出手了。

4月30日,小米通过OTA推送SU7 Ultra 1.7.0版本更新,新增“排位模式圈速考核”功能,将车辆最力从1548匹限制至900匹。也就是说,要想解锁最大马力,小米车主得先去赛道刷个成绩再说。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2025年4月30日,小米将车辆最大马力从1548匹限制至900匹

要知道,自诞生起,SU7 Ultra就凭借着1548匹的超强马力、1.98秒破百的速度,吸引了不少车迷,说白了,很多人就是冲着大马力去的。但如今,只有车主在官方赛道上证明自己的实力,达到系统中的标准圈速,才能解锁最大马力。

当然,小米官方客服的态度很明确,“为了确保我们赛道新手的安全,所以他在这个赛道进行圈速考核,达到我们官方的建议的成绩,之后最大马力才会进行解锁”。

然而,大部分反对的声音认为,没有最大马力的加持,那么这款车将丧失它本来的灵魂了。而且他们认为,小米没有征询过意见和车主调研就决定,完全是一种不尊重车主的表现。

收到大家反馈后,5月7日,对于限制马力问题,小米承认在沟通和说明方面做得不到位,没有充分征询大家意见,已暂停推送,并会在4—8周内通过新版本解决。

可以看到,近期,出事的小米一直处在“接收反馈、道歉、修改解决方案”的循环当中,毕竟直面质疑才能挽回口碑。

思维颠覆传统车圈的品牌,正经历着造车以来最严重的信任危机。而与消费不一样,汽车承载了更多,尤其是承载着生命安全的重任。这次社会情绪的猛烈反弹的一大关键在于,对技术、责任与信任的三重审视。

​集体退车退钱,小米越闹越大带来的变化并非仅仅局限于燃料驱动,而是一场技术暗战

来源:盐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