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公私之爭」:到底誰的投資回報率更高?

2019年05月14日 21:59

來源:新石器留學移民

的表現往往超過公立學校!

尤其是最近有關媒體透露,候選人 Kate Ashmor 曾寫了支持政府為私立學校撥款的文章。

其中這樣寫道:「由於我父母的收入有限,我只能通過大量補貼來上私立學校,而且我堅信如果我沒有接受私立學校教育,我在VCE高考中永遠取不了高分。」

她總結道:「提供的設備、教育和關心使得它們比絕大數公立學校高級很多。」

但是,有關機構在對2014年至2018年的 MySchool 數據和 VCE 結果數據分析表明,公立學校的VCE成績與具有相似社會經濟背景的私立學校相比,表現相近甚至更好

這些公立學校取得了優異成果,但每名的教育資金卻很少。

投資回報率

那些支持私立學校獲取政府資助的人聲稱,私立學校效率更高,學業上的表現優於公立學校。

保守派認為,的教育不存在公平性問題。本屆聯邦政府比較依賴保守派研究人員提供的證據,而這些證據否定了社會經濟地位與學生學業成果之間的因果關係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有關機構使用社區社會教育優勢指數(ICSEA)對229所私立學校和278所公立學校(12年級學生人數少於20人的學校被排除在外)的成績進行了比較分析。

ICSEA 全稱 Index of Community Socio – Educational Advantage,根據學生家長的職業、教育背景、學生居住區的社會經濟狀況、學校地理位置、原住民比例、非英語背景等指標計算得出學生為學校帶來的教育優劣情況。

全澳學校的 ICSEA 平均值為1000,具有較高分數的學校意味著有巨大的優勢,同時也能說明家長職業、收入、教育背景好,學生素質也更高。

維州學校的 ICSEA 平均值為1031,塔州和的 ICSEA 平均值不到1000。

總的來看,維州有318所學校的 ICSEA 超過1000,而那些低於平均值的學校只有8所非公立學校,要麼是伊斯蘭教學校,要麼是天主教學校,其中ICSEA最低值為926,公立學校ICSEA最低值為876。

維州 ICSEA 最高的學校是 Burwood 區的 Presbyterian Ladies』 College ,ICSEA 達到了1210。

ICSEA 排名第一的公立非則是Prince Hill Secondary College,高達1156,而超過這個數值的私立學校達到了38所。

從這個層面上可以看出,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擁有更高的教育優勢!所以從學校高考排名就可以看出,排名前列的私立學校更多。

但這是否就意味著公立學校實力不行呢?

公校投資回報率更高

當兩種類似的學校處於同一或者相似的 ICSEA 時,研究發現,即使把公立精英中學排除在外,公立學校的表現與私立學校相比,並不處於下風,甚至還優於私立學校。

譬如著名的國際私立學校 Kardinia International College 和 Melbourne Girls College 在2017年的 ICSEA 都是1114。

但在2018年的高考中,公校 Melbourne Girls College 的VCE中位數達到了35,而私校 Kardinia International College 的中位數為31,而12年級的學費卻達到了12432,而公校卻僅有1906澳元。

再比如 ICSEA 達到1129的私立學校 Braemar College, 其2018年VCE中位數為33,其12年級學費為13188澳元。

而ICSEA 與之相似的公校 Box Hill High School(ICSEA:1128),其2018年VCE中位數達到了34,而12年級學費僅為2060澳元。

各類背景相似的學校VCE中位數、40+百分比、學費等具體數據對比,如下圖所示:從上面這個圖表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當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處於相似或者相同的ICSEA 背景下,公立學校所取得的VCE表現和私校不相上下,甚至優於私校。

雖然學生成績大差不差,但上私校的教育成本卻比公立學校高很多,在12年級的資助方面,私立學校平均每個學生的支出比公立學校高出近8000澳元,才取得了相近的成績。

而學費方面,公立學校12年級的平均學費僅為753澳元,而私立學校為12374澳元。

所以公立學校比私校的教育投資回報率更高!

學校資源標準(SRS)是根據學校需要多少資金來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進行的預估。私立學校幾乎50%的資金來源於聯邦和州政府資助。而天主教學校約有80%的資金都來源於政府。

2018年,澳大利亞中學生的SRS標準資金為13764澳元,目前有超過50%的公立學校其資金超過這個標準。

社會經濟地位與學術成績

面對這個經濟差距,保守派評論人士卻聲稱,社會經濟地位對學生的學業成績幾乎沒有影響。而這與同行評審的研究正好相反。

對2014年-2018年VCE結果的分析表明,學校表現與社會經濟指標具有很強的相關性。一般來說,ICSEA 越高,學校在 VCE 中的表現就越好。

然而,地區也不等於命運,因為有一些公立學校表現例外。

例如 Narre Warren South P-12 College ,非英語背景的學生比例超過了55%,貧困家庭入學率佔了81%,但高考成績卻優於大多數私立學校,其VCE中位數達到了32(英語中位數32,物理學中位數36),學科成績達到40+的比例接近11%。

我們能否想象,如果政府將私立學校的137億澳元轉移到公立學校,公立學校可以獲得多少資源?

當學生具有相似的社會經濟背景時,在學生和學校建築、福利中心、國際校園、運動場、馬術設施、賽艇棚、音樂中心和泳池上花更多的錢時,似乎沒有任何區別。

還有研究表明,學校資金與學生成績之間存在積極的因果關係,並且某些花錢的學校資源對學生成績產生了積極影響。同樣,學校之間更加公平的資金分配可以增加學生成績的公平性。

根據生產力委員會的數據,過去十年來私立學校的支出增長超過了公立學校的支出增長。公立學校的年度資金增加了約23%,而私立學校的資金增長了42%。

而放眼全球,表現好的教育體系能夠將公平和質量結合起來,給所有孩子接受優質教育的機會。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