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一測,你的收入在澳洲排在什麼位置?

2019年05月29日 13:37

來源:澳財網

與其他的澳洲人相比,您的收入處在什麼位置呢?是更高,還是覺得低於別人?

澳洲統計局公布的最新的就業數據(4月的失業率為5.2%)對大家來說可能是個壞消息,不斷上升的失業率和就業不足增加了工資的下行壓力。

如果有一段時間沒有加薪,您可能會覺得收入不足以滿足日常需求,而且要比大多數人更加的苦苦掙扎。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日前澳洲廣播公司(ABC)在其互動新聞網頁上設計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小程序,可以告訴你,你的收入在澳洲人中到底位於什麼區間。(海外讀者可以點擊「閱讀原文」進入該網頁)

根據澳洲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8年度全職勞動者收入中位數為1320澳元/周。以此為參考,在ATO網站用「Simple tax calculator」計算得出相應的稅後收入大約為1026澳元/周(以單身無子女人士情況計算,每個人實際情況可能有所不同)。我們將此數據輸入ABC網頁上的小程序,得出了以下的結果。

網頁顯示:假設你的稅後收入為1026澳元/周,那麼你的收入等級將與其他7%的人相同,並且對應65,000至77,999澳元的年收入;除此之外,收入在你之上的人只佔20%,而剩下的73%的人掙得要比你少。很明顯,這與之前設想的50:50的結果有很大的差異。

這一結果可能會讓大多數人感到驚訝。而據澳洲廣播公司的報道,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 最近的一項研究也發現,近95%的人既對澳大利亞的不平等程度有錯誤的感受,同時也不清楚自己在國民收入分配中所處的實際位置。

比你收入高的人都在哪裡?

根據2016年人口普查數據統計,收入最高的人群稅前年收入至少為15.6萬澳元,即每周3000澳元。在人口普查時,澳大利亞約有596,531人的收入高於這一水平,佔總收入人群的3.8%。

同樣我們還是以中位數收入1062澳元/周作為基準來衡量,那麼這些最高收入階層住在哪裡?從事什麼工作?你和他們相比又如何呢?

我們先來看悉尼的內西區,這裡有9%的人屬於最高收入階層,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5.2%。在全澳一共547個地方政府區域(LGA)中,排名第38。

放大到整個新南威爾士州(New South Wales),4.3%的收入者屬於最高收入階層,比平均水平高0.5%。其中,新南威爾士州高收入者最集中的地區是莫斯曼(Mosman),佔24%。同時,它在澳大利亞所有地方政府區域(LGAs)中排名第3。

Mosman是海灘豪宅區的富人聚居地

從全國範圍內來看,很明顯高收入並不是平均分配的。其中,收入最高的10個州的地方政府都位於新南威爾士州和西澳州。

位於西澳西北部的Ashburton,其地方政府區域擁有最高比例的高收入家庭——高達35%,超過了三分之一。而原因是該地區的主要產業為採礦業。

礦業和農業「小鎮」Ashburton位於西澳的西北部

此外,排名前五的城市——Peppermint Grove (30%),Cottesloe (23%),Nedlands (21%) ,Claremont (18%) 和Cambridge (18%),都集中在西澳首府珀斯(Perth)的周圍。此外, Ashburton北部的許多地方,高收入者的比例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而其他四個頂級地方政府區域位於悉尼(Sydney),其中包括Mosman(24%),Woollahra(23%),Hunters Hill(19%)和Ku-ring-gai(17%)。

除了上述富裕的地區,澳洲當然也有低入窪地,有9個地方政府區域報告稱,他們那裡沒有人能夠進入最高收入等級。這些區域包括位於北領地北部的Belyuen,遠北昆士蘭(Far North Queenland)地區,以及在這個地區很容易被忽略的Wujal Wujal。

這些地方政府區域有兩個關鍵的共同之處——它們都位於鄉下或者偏遠地區,而且它們的原住民人口的比例都高於平均水平,其中大多數地方超過了80%。此外,每個地區的人口也不足1000人。可以說,這些地區的收入差異是以上種種原因導致的。

人口學家也表示,偏遠因素會造成不利影響。土著人更有可能處於不利地位,也更有可能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偏遠地區。

關於高收入者,我們還知道什麼?

一些特定的職業更有可能成為高收入人群,其中包括醫生和律師。

首先來看一下五種最為常見的高收入職業:醫療從業人員,CEO、總經理和立法者,工商管理經理,建築、分銷商和產品經理,法律專業人士。如下圖所示,我們仍然假設你的收入是稅後1026澳元/周的中位數,那麼可以看到這五個職業在最高收入等級中所佔的份額和你所處的相對位置。

其中醫生佔了高收入人群的7%,首席執行官和類似的高級經理也是如此。而僅這五種職業的從業者就佔據了所有高收入人群的四分之一以上(29%)。

我們可以看到的另一件事是,最高收入等級的人群工作時間通常比其他等級都長。42%的人每周工作49小時或更長時間,而放大到所有人群來看,這樣工作的人平均只有10%。

此外,有 62%的高收入者至少擁有學士學位或以上,所有收入等級人群平均為25%。

那麼我們與生俱來的一些特徵,例如性別,出生地等,是否會對收入有一定影響呢?

數據顯示,大部分高收入者是男性(75%)。

同時,原住民中高收入者幾乎可以忽略,他們在最高收入階層中所佔比例不到1%。這一比例不到所有本土收入者的一半。

此外,澳洲出生的人在收入等級中所佔比例的差異很小,在澳大利亞出生的人占最高收入等級的66%,而在所有等級的收入者中,這一比例為67%。

還有什麼出乎意料的地方嗎?

高收入者為組織或團體做志願工作(義工)的可能性略高,為29%,而平均水平為21%。

高收入者擁有一到兩輛汽車的可能性略高於其他人(64%),佔66%。但他們擁有三輛或三輛以上汽車的可能性略低(24%至26%) 。

與其他階層相比,最高收入階層的已婚人士(73%)更多,從未結過婚的人士(15%)更少。此外,離婚人士的比例(7%)也較低。即使減少了年齡變數的影響,這種比較結果也是成立的。所以有人提出:也許金錢可以買得到真愛?

 又或者是經濟上的安全感能夠帶來穩定的婚姻?

你怎麼看?

原文鏈接: 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