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中日韓學生遭歧視」!新州公校1/3學生遭種歧,老師也是「幫凶」

北郊上學期間,Sundus Ibrahim 因為戴頭巾而受到欺凌。

其中不同種族背景所遭同學歧視的情況如下:五分之一的非洲受到威脅;

近一半的東亞學生被辱罵;

來自 Anglo-Celtic 或者歐洲背景的人中有40%遭受同齡人的種族歧視;

另外,來自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背景的近20%的學生表示,他們曾在老師那裡經歷過種族歧視。

此外,60%的學生目睹過同學遭受欺凌的情況!

一項針對4600名公立學校學進行的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學生稱自己遭受過同學的種族歧視。接受調查的學生中約43%反映,教師有過種族主義歧視。

在這個群體中約有8%的人參與其中,12%的人袖手旁觀,60%的學生大部分時間中干預並制止欺凌或者支持受害者。

新州和維多利亞州教育部都對此研究表示高度重視,嚴厲打擊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

維多利亞州、新州公立學校調查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國立大學) 和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西大學)聯合展開了一項名為「Speak Out Against Racism (SOAR) 」的調查。

「我們非常重視學生和教職工的福祉,努力讓學校變得更包容、更安全。」

該研究,調查了5到9年級中超過4600名公立中小學學生。

來源: 澳洲中學 原文鏈接

參与調查的學生中,55%的人認為具有歐洲背景或者 Anglo-Celtic;22%的人來自東南亞、東亞或者南亞;5%來自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峽島民背景;5%是中東人;4%認為是太平洋島民;3%是非洲人。

在澳大利亞的中小學中,種族主義和宗教信仰不包容現象依然普遍存在,歧視主要來自老師和同齡學生。

種族歧視依然存在

研究人員發現,三分之一的學生遭受其他學生的種族歧視-從語言戲弄到身體攻擊。

坦尚尼亞11年級學生 Emmanuel Asante 在悉尼南部的一所學校上學時遭到一名學生的威脅。

這名學生稱他為「黑猴子」,並強硬命令他離開足球場。

高中畢業一年後的他現在表示:「我覺得自己十分不受歡迎,這讓我感到非常難過。此外,我再也不踢足球了。」

Asante 在上學期間變得憂鬱起來,他表示儘管家庭關係問題是主要原因,但「對我來說,種族歧視無疑是火上澆油。」

下面是不同背景學生所造受的歧視情況:研究負責人 Naomi Priest 副教授表示,這種欺凌行為可能會造成嚴重的終身後果,出現心理和身體健康問題,甚至會變得灰心喪氣、心不在焉而影響未來的就業機會。

「我們討論了經歷種族歧視的學生人數,並查看了比例。但最重要的是記住,每個數字背後都有龐大的學生、家庭、社區群體。」

Priest 副教授說,她對結果並不感到驚訝。

「學校只是更廣泛社會的一個縮影。我們知道種族主義是我們社區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我們看到極右勢力和白人民族主義在全球範圍內崛起。

宗教信仰不包容

此外,宗教不包容現象也很普遍,四分之一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曾因宗教信仰而受到欺凌。

儘管只有2.35%的受訪學生表示自己是,但這個群體中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表示,他們曾因信仰而受到欺凌。

兩年前畢業的 Ibrahim 形容自己的個性很強,但在學校里卻覺得很渺小無助。

她試著不去理會這件事情,但卻變得很是焦慮,現在一個人在公共場合就會感到害怕。

老師也可能是「幫凶」

學生們告訴研究人員,他們的老師也可能是種族主義者!

十分之一的學生表示他們的老師對其有種族歧視,近一半的學生表示他們看到老師對其他學生有種族歧視。

Braybrook VCE學生 Praise Morris 說,她的朋友被禁止上經濟學課程,因為「黑人學生太多」,他們會「把這門課變成一個派對」。

學生們給校長寫信抱怨這一事件,但 Morris 表示,老師們試圖淡化這件事情,而不是處理它。

其他學生會拽她的頭巾,質問她為什麼要戴頭巾,或者指著她的頭大喊「我恨你」。

「如果他們已經認定我會投訴失敗,那麼我試圖證明什麼又有什麼意義呢?」

來自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的 Kevin Dunn 教授表示,減少學校里的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經歷「必須成為教育的一項重要的優先任務,這對建設一個彈性的多元文化未來至關重要。」

Dunn 教授表示:「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之一,是建立項目,幫助全校乃至整個社會解決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問題。」

教育廳的回應

新州教育廳的發言人表示「拒絕一切形式的種族主義。……致力於消除新州公立學校的種族歧視。」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

該部門定期與各大學合作開展研究,用於指導其項目和服務的發展和改進。

「這項研究結果將用於加強我們學校的反種族主義教育。」

維多利亞州教育廳的發言人表示:「在維多利亞州學校里,種族主義是不能容忍的。」

「我們知道,種族主義是一個嚴重而持久存在的社會問題,作為一個社區,我們總是要採取更多措施,以確保所有維多利亞州人都能得到應有的包容和尊重。」

許多人留學、移民就是看重這個國家的多元文化的環境,如今卻出現了這樣的一幕,真的會傷了很多人的心。

希望澳大利亞當局能儘快採取更多措施,消除種族主義和種族歧視,營造一個更為平等的、包容性的社會教育環境。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