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富豪家中被捕,把國內假鞋貼上UGG標,反向代購狂賺1.27億
文章來源:澳洲微報
//前言//
為了避免買到假貨,
很多買家都會找身居海外的代購。
這樣的方式看起來靠譜,
但海外代購回來的商品,
這年頭賣假鞋不稀奇,
很有可能是出國鍍了金的,
貼牌國貨!
1、假鞋質量真鞋價格 8年進貨1.27億
然而這名男子8年裡,
賣出了價值1.27億的假鞋!
(圖片來源:New York Post)
據了解,10月28日凌晨6點05分,這名名叫Hailong Huang的男子在美國皇後區的家中被警察逮捕,在他的家中還發現了價值近500萬美元的來自中國的貼牌假貨Timberlands和UGG靴子。
隨著Huang被捕,一場長達八年的騙局結束了……
據統計,Huang共用大約3個集裝箱裝運了假冒的UGG雪地靴,每個集裝箱裝有27252雙雪地靴,價值4741840美元。
(圖片來源:New York Post)
而且,很多商家為了標榜海外貨源可信,在國外超市裡舉著寫有自己店鋪名稱的標牌拍照。
(圖片來源:Q Daily)
根據曼哈頓聯邦法院對Huang提起的訴訟,自2011年以來,他已經通過海運集裝箱將數千雙鞋從中國運往美國。
俗話說「藝高人膽大」,Huang不僅賣假鞋,還非常明目張胆地開起了「店」。
法庭文件顯示,Huang涉嫌從他在德蘭西街(Delancey St)和薩福克(Suffolk streets)街拐角處擺起的桌子上兜售假冒的鞋子。
(圖片來源:Complex)
據了解,Timberlands的售價通常在140美元至400美元之間,而ugg的售價在140美元至545美元之間,具體價格取決於產品的設計。
文件稱,Huang出售的這兩款鞋通常沒有任何品牌標識,但從中國運到美國后,這些鞋子被貼上了UGG和Timberland的牌子,以便以更高的價格出售。
訴狀中寫道:「其中一些靴子的設計和顏色與Timberland和UGG的靴子相似,但重要的是,它們是『通用的(generic)』。」
據悉,在這八年的時間里,Huang將價值超過1.27億美元的假鞋從中國帶入美國境內售賣。
「也就是說,這些靴子是進口到美國的,沒有包括在美國專利商標局註冊的商標標識。」
(圖片來源:New York Post)
該文件還描述了一位上當受騙的代理商購買貼牌假鞋的經歷。
該代理商購買了一雙假的Timberland靴子,發現商標被篡改,隨後這一行為得到了證實。
「執法人員卸下了靴子底部的Timberland品牌標記,並在下面發現了’Fangeli’的徽標。」
(圖片來源:Complex)
美國警方的調查顯示,早在2011年時,Huang就通過自己註冊的「最佳回收公司」(Best Return Trading Inc.)從中國進了39個包裹,文件上顯示包裹中的貨物名稱是「女式靴子」以及「男式工作鞋」。
從那以後Huang的假鞋生意就「風生水起」地開始了。
2015年,Huang又註冊了一家名為「Chang Shun Inc.」的公司,從中國進口鞋底印有「Fangeli」商標的鞋子,並貼上「Timberland」的商標冒充正品。
由於利潤空間大,他更加青睞假「Timberland」,進口了大約66個集裝箱,每箱6000雙,總共花了1.23億美元。
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何況Huang還如此高調。
為了順利將Huang逮捕,
聯邦調查局還來了一場「釣魚執法」。
在多名卧底探員從Huang那裡批量購買靴子后,聯邦調查局對Huang進行了抓捕行動。在2019年8月的一次行動中,他還曾以515美元的價格將十幾雙假Timberland地賣給了一名卧底。
目前,Huang面臨著「走私冒牌假貨」等罪名的指控。不久前他在美國地方法院出席了紐約南區法院的庭審,並且以七萬五千美元的保釋金獲釋。
2、「反向代購」成海外代購慣用套路
海外代購黑幕重重,已形成一條從產品造假,到發貨「洗白」,再到轉包「分銷」的灰色產業鏈。
可以說非常「專業」了!
為了避免被懷疑,假貨「反向代購」已經成了一種「高級」的方式。
所謂的「假貨反向代購」就是將製造好的假貨運出國,然後再直郵回來。雖然,中間虧了郵費,但這樣銷售量會更大,利潤也非常可觀。
在奢侈品行業
有很多高仿品都是
用這個方法「洗白」。
奢侈品單個進價動輒上萬,不少小賣家沒有足夠的資金囤貨,就在客戶下單后從別家低價購入仿品,寄到國外后再直郵客戶。
一位在廣州經營高仿奢侈品生意的商家向媒體透露:
每年與海外的「合作」不少,很多高仿包坐著飛機去了國外,貼上「代購」標籤再飛回來,身價就翻了幾十倍。
還有一些所謂的「廠家拿貨」,
其實都是相同的套路。
韓國一化妝品牌經理經理表示,所有在韓國有專櫃和品牌的護膚品,都不可能以廠家名義給任何個人、私企供貨。
因為他們要保護自己的專櫃定價和產品信譽。這些暢銷產品經常都賣斷貨,商家何必多此一舉?
(圖片來源:ZaiSeoul)
而說奶粉是廠家直供的,更是騙子。澳洲奶粉廠家只會供貨給大型連鎖,有認證的超市和藥店。
小店鋪最多只能在官網上購買。以a2奶粉為例,網上購買每個賬號一周只能買3罐。
就算有優惠碼,相信郵費也會虧不少吧。
(圖片來源:A2官網)
所以,找所謂的「海外代購」的時候也要擦亮眼睛,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被這種「反向代購」給套路了。
最後,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反向代購」賣假貨,
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