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先驅晨鋒報》發文抨擊帶「種族歧視”報道:武漢新冠肺炎病毒「不是中國病毒」

因此,我堅決支持的提議,即要求從湖北省返澳的學生先在家裡自我隔離14天。截止到目前,冠狀病毒已經造成130多人死亡,隔離可以有效抑制傳染。

來源: 貓本在線

昨日,貓本在線旗下平台貓本吃貨報道了太陽先驅報Herald Sun和 the Daily Telegraph在其紙媒的醒目位置偷換概念,用「Chinese Virus」指代」Cornona Virus(冠狀病毒)」,疑有分裂社區的友好團結,甚至有之嫌。

這兩家外媒不負責任的報道遭到廣大中國網友的不滿,目前已經有超過43000名華人在change.org網站上進行聯名抗議,要求這兩家外媒進行道歉。

今天下午,貓叔在遊覽外媒新聞的時候,在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不是太陽先驅報Herald Sun)的網站首頁上出現了如下一篇文章:題目標題為《此病毒不是中國病毒,請不要種族歧視,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防範起來》,雖然文章作者不是該報記者,而是來自於一名的國際Wing Kuang的投稿,但是悉尼先驅晨報願意採納這篇投稿並放到首頁,起碼說明了這家媒體願意用辯證的思維去看問題,這樣才是有溫度的媒體。

譯文如下:此病毒不是中國病毒,請不要種族歧視,因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防範起來

作者:Wing Kuang,一名在墨爾本的華人留學生

我在中國長大,2003年非典奪走了800個寶貴的生命。我依然記得這場傳染病是如何給我的家鄉造成創傷的,以及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人們對它的后怕和恐懼一直籠罩在國人的心中。

去年12月,當冠狀病毒在武漢首次被證實時,我正在回墨爾本繼續學習的路上。我從Twitter上的更新中看到中國確診的冠狀病毒病例數量已經超過了SARS病例數量。我對家人的擔心與日俱增。

然而,隨著澳大利亞第七例新冠感染者的證實,恐慌情緒加劇了當地人對中國的恐懼,甚至滋生了種族歧視問題。

在墨爾本,《先驅太陽報》星期三的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個標題:「中國病毒【相關閱讀:「中國病毒」實為「中共病毒」】泛濫成災」。

至截稿時,Herald Sun和 the Daily Telegraph 未對此錯誤做任何回應。

在其他地方,一段中國人喝蝙蝠湯的視頻在網上被用來譴責導致疫情爆發的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後來發現這不是在武漢,而是在太平洋島嶼帛琉。

誠然,武漢政府在疫情的更新上有一定的延誤,導致國際社會普遍不信任中國;然而,對中國人的仇視和成見,是華裔社區每天面臨的的一部分。

能感受到這雙關的修辭手法嗎?為什麼要把流行病的起因種族化?任何種族背景的人都可能感染冠狀病毒。

據悉,冠狀病毒與中國的野生動物交易有關,但並非所有中國人都吃蝙蝠。在中國吃野生動物是違法的。我母親在21世紀中期以前一直經營著一家廣東餐館,她一直告訴我,如果她給顧客提供穿山甲,她就會被逮捕。

病毒爆發之際正值中國新年,當時許多在澳大利亞的華人返回中國過年。疫情中斷了他們的訪問,有些人甚至可能被困在國外。據報道,至少140名澳大利亞兒童被困在武漢。許多來自中國社區的人對他們的家庭感到非常焦慮。但是很少有人討論應該對他們提供什麼樣的心理諮詢。

現在是全球的人們一起在對抗冠狀病毒,而不是「中國病毒」。不管是不是中國人,每個人都應該做好戰鬥的準備。

轉載聲明:本文為轉載文章,不代表我站觀點,對轉載有異議和刪稿要求請聯絡我們。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