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爆增75例! 又回大爆發邊緣? 澳媒: “跟中國學!” 武漢日測90萬人,墨爾本檢測難上難

來源:

壞消息!!

今日維州確診新增75例!!

創下自3月31日以來的最大單日增幅…

同時墨爾本內城Abbotsford區Guardian Childcare&Education早教中心將立刻關閉3天!!

上周六(6月27日)位於Tullamarine的一名清潔工也被檢測為新冠呈陽性

首席衛生官Brett Sutton也在今天表示,維州可能會要求所有人在超市或搭乘公共交通時強制戴口罩..

增長趨於緊張,但在上個周末各檢測中心卻出現不少問題:大排長龍、人力不足。

現在也有澳媒出來喊話了!

呼籲澳洲學學的檢測模式!!

但問題是,學的來嗎?

01

墨爾本檢測中心擠爆!! 排隊3.5小時被告知下班了??上門檢查還遭拒絕…

隨著維州確診不斷增加,該州展開了大規模測試,但直到今天部分檢測點排隊等待檢測的人仍舊大排長隊…

根據ABC的報道,在上個周末,維州高風險感染的區域,各個檢查點都出現人手不足的情況…

ABC採訪了一位Kumarini女士,她表示她所在的檢測點在早上9點左右開門,但當她開車到檢測點時,卻被叫去Chadstone的檢測點排隊…

在那之後,她在車上等了3.5小時…

才輪到自己,但這還不是最糟的…

過了沒幾分鐘,醫護人員竟告訴她,檢測中心已經準備下班了,請她下次再來….

而在上上周末,在墨爾本的Southland購物中心附設的檢測中心,許多維州人也開車排起了長隊,就為了做一次核酸檢測…

不光是檢測中心出現問題

維州在這兩周實行的上門檢測行動也屢屢碰壁…

維州副首席衛生官員Annaliese van Diemen在上周五透露,

在衛生官員進行的上門檢測中,並非所有人都同意接受測試。

她對此表示失望,並表示:「正在努力使每個人都儘可能地容易接受測試。」

維州副首席衛生官員Annaliese van Diemen

而人們拒絕檢測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讓人摸不著頭緒…

有人認為人們待在自己的家中不應該被打擾。有人認為政府不應該干預人們的生活。很明顯,維州如果不實施懲罰或是強制檢測,這種情況會越來越多,防疫漏洞也不可避免…

傳染病教授、世界衛生組織新冠病毒顧問小組成員Marylouise McLaws也在報道中,對維州以及澳洲現有的檢測機製表示擔憂。

新南威爾士大學傳染病教授Marylouise McLaws

Marylouise McLaws教授表示,澳洲與中國的防疫檢測,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澳洲的檢測到目前為止,都還是」被動而非主動」。

而維州現在非常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抗疫做法

尤其是中國的檢測速度!

02

澳洲可學習」中國模式」檢測! 但醫療資源、醫護人員卻嚴重匱乏…

在報道中,Marylouise McLaws教授提到疫情爆發初期,中國武漢設立了多達250個檢測點,根據官方數據,在10天內對900萬人進行了檢測。

而這檢測速度與強制力恐怕正是維州目前所缺乏的

Marylouise McLaws教授也提到,目前的檢測速度有待加強,如今二次爆發的主要原因,多半出自於無癥狀的感染者,若要短時間內找出這些無癥狀感染者,最好的方式也只能透過檢測來實行…

同樣是二次爆發,若我們比對北京方面的情況更是可以感受到維州的警覺仍然不足…

在昨日28號的北京疫情防控記者會上,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檢疫檢測工作組副組長、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張強指出,

截至6月28日12時,北京全市累計完成採樣829.9萬人,已完成檢測768.7萬人,基本完成」應檢盡檢」人員動態清零。

真可謂實現了這張圖片的景象…

但從北京模式中,Marylouise McLaws教授也指出澳洲在防疫檢測中的第二個致命問題,那便是醫療資源的數量,究竟能否配合這種高傳染性的疫情?

根據傳染病醫師和微生物學家保羅·格里芬(Paul Griffin)的說法,儘管到目前為止抗疫的表現跟其他國家相比,已經好上不少,

但很明顯地,澳洲醫療資源的後勤問題,存在很大的缺陷…

他表明:」在澳大利亞,我們的實驗室質量確實很高,但是我們並沒有為此(疫情爆發)做好準備。」

而這邊的資源問題,不光是檢測所使用的器材或是設備,有沒有足夠的人員能進行病毒檢測,這才是澳洲目前最嚴重的狀況…

一州大檢測全澳都必須支援才能完成…

許多人不知道,目前為了響應維多利亞州的大規模疫情檢測突擊,,塔斯馬尼亞州,昆士蘭州和大利亞州都必須騰出人手,來協助處理檢測樣本的檢驗…

前些日子提到的澳洲國軍協助維州,他們的一項任務就是將這些測試樣本送往各州的檢測中心來處理…

03

小編結語

所以最終的問題,或許正如澳媒ABC所言,維州乃至澳洲,都可以向其他國家包含中國學習。但在澳洲醫療人員資源匱乏的根基上,有些問題是不論怎樣學習都無法根除的。

或許熬過這次新冠疫情后,需要在好好思考下步該如何走。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