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老爺爺只靠手藝撐了40年,瀕臨倒閉時,全城都出手了

2025年07月02日 16:18

Caulfield一條安靜的街上,有一家幾乎「被時間遺忘」的老鞋鋪。

皮鞋掛滿牆、修鞋工具整齊地排在工作台上,沒有電腦,沒有掃碼器,只有濃濃的皮革味和時光沉澱的溫度。

這裏的主人,是69歲的Steve Duncan,一位技藝純熟又充滿人情味的修鞋匠。

「很多人一進門聞到皮革味,就會想起他們的爸爸或爺爺,」Steve說。

他的店不僅僅修鞋,更像一部小型的懷舊紀錄片,勾起了不少人對過去的回憶。

可就在今年聖誕節前後,這家在街頭堅守了40年的老店差點要熄燈。

生意突然下滑,Steve欠下三個月房租,還不得不賣掉心愛的摩托車來還債。「整條街上都空了,沒人來,也沒幾家店還開著,」他說。

眼看店鋪門口掛出了「出租」招牌,Steve以為一切要結束了。

但沒想到,奇迹真的出現了——一群老顧客看到消息后紛紛回店,不僅捧場消費,還有人直接捐款相助。

「大家進來就說,『我們不想你走』。我真的很感動,一家小修鞋鋪,居然能被這樣在乎,」Steve回憶當時的情景時仍有些哽咽。

最終,顧客們合力籌得了超過4000,幫他挺過難關。

其中一位忠實顧客Mark直言:「現在像Steve這樣真誠的人已經不多見了。」

Steve的修鞋人生始於19歲,當時他學徒的第一年竟然被師傅要求「一年別動手,只准看」!

但也正是這種「沉浸式觀察」,讓他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幾十年來,他做過泥瓦匠、噴漆工、瓷磚工,但最後都回到了修鞋台前。

「我花很多時間在店裡,但這不是工作,是愛好,所以我才會一直回來。」他說。

一把鎚子,一張凳子,一顆匠人心。

在這個大多數人都在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時代,還有人願意花時間把一雙舊鞋修好,也願意為他守住一扇開了40年的老門。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