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微珀斯
這次疫情,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那些富豪們同樣也是。據悉,在疫情之前,有一個人剛剛登上了全球首富的寶座,然而不久之後,疫情就爆發了,他瞬間成為全球虧損最多的人。
他就是奢侈品巨頭LVMH的老闆,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
據彭博億萬富豪指數顯示,自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團LVMH股價累計下跌19%,老闆貝爾納·阿爾諾的凈資產也隨之縮水超3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23億)。截至5月6日,他損失的錢幾乎等於亞馬遜老闆貝佐斯貝今年至今賺的錢。因此,被譽為此次疫情最損失慘重的莫過於這幫奢侈品的老闆們。
上周末,在珀斯CBD上的Kings Street,格外顯得蕭條,因為又有2家奢侈品巨頭的門店,撤出珀斯!
不斷變化的消費者態度和行為意味著品牌將需要重新思考他們的營銷方式,以適應遭受新冠病毒襲擊的世界和經濟復甦。
根據研究機構The Lab and Nature的報告《嶄新的澳洲》:有48%的澳人預計未來幾年將遭遇財務困難,
44%的人表示只有在接種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之後才能放鬆下來,
65%認為新冠大流行是一次重新評估人類生活方式的「重啟」,
而88%的人打算在健康危機結束後過一種更樸實的生活。
調查還發現,有36%的澳人為大流行后的機遇感到興奮,49%的人希望生活完全恢復疫情前的狀態,還有53%的人擔心未來。
The Lab and Nature總經理傑蘇利亞(James Jayesuria)說:「令我們感到非常驚訝的是,超過四分之一的澳人把自己歸類為『安全尋求者』,他們非常擔心自己和家人感染新冠病毒,因此對自己的行為和出行都非常謹慎。」
根據諮詢公司BCG的一項消費習慣調查,新冠疫情也導致澳人對高檔商品和奢侈品的消費更加謹慎,許多人願意減少在包裝食品、酒精、服裝和化妝品上的消費。
人們計劃減少在度假和旅行、音樂會和電影院、奢侈品、珠寶、鞋類和配飾、化妝品和服裝上的支出,而在食品和雜貨、應用程序和視頻遊戲以及家庭清潔和家庭維修產品上花更多錢。
該研究證實了零售商的擔憂,即大流行后消費者會更加註重性價比。受訪者表示,他們在購買服裝、美容產品、包裝食品和酒精時可能會消費降級,或者尋找性價比高的產品。這與安永(EY)本月的一項調查一致,即注重性價比的消費者推動了對自有品牌的需求回升。
調查還證實了人們正在轉向網購。大流行期間有9%的受訪者首次在線購物,33%的網購頻率高於疫情之前。千禧世代女性中有40%以上打算增加在線消費。儘管澳洲的病例和死亡人數要少得多,但與中國、美國和法國的消費者相比,澳人的財務安全感反而更弱。
儘管聯邦政府鼓勵企業重新開業,但69%的受訪者認為,即使解除限制,企業也應暫緩開業。毫不奇怪,維州和新州的人們最為謹慎,分別有73%和74%的人認為企業應暫緩開業。
總體而言,澳洲48%的受訪者認為大流行最嚴重的時期尚未到來。維州人最焦慮,有59%的人認為最黑暗的時刻還未到來。
大家要買得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