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澳財網
本篇內容為轉載/翻譯內容,僅代表原文作者或原媒體觀點,不代表本平台立場。
今天(11月3日)澳聯儲(RBA)果然如市場預期,將官方利率從0.25%下調至0.1%,並宣布了購買1000億澳元政府債券的計劃。
在聯邦政府公布預算案之前,澳聯儲就多次表示,將採取更多措施來支持疫情后經濟復甦。所以,市場普遍預期澳聯儲將在11月會後宣布降息,並且實施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QE)政策。
儘管,此前絕大多數的經濟學家都預測澳聯儲將降息,但由於今年第三季度澳大利亞通貨膨脹率(CPI)由負轉正,上升了1.6%,也引發了可能不降息的猜測。
從現在的記錄看,顯然澳聯儲不擔憂通脹——事實上,最近的通脹主要和政府補貼有關,未來兩年內可能都不會有明顯通脹,而澳聯儲已經把所有的政策重點都放在了扶持就業和經濟復甦上。
鑒於澳大利亞目前失業率居高不下,澳聯儲在今天的利率決議會議紀要中強調,公布的一系列政策旨在盡其所能,為創造就業機會提供支持。
澳聯儲表示,近期的經濟數據好於預期,令人鼓舞。即便如此,復甦之路依舊漫長,且充滿挑戰。同時,未來經濟增長仍取決於疫情防控的成功。
今天公布的一攬子政策包括:
降息本身在意料之中,且在利率很低的基礎上降息15個基點,實際對市場的影響非常有限。但這份最新的利率決議依然非常重要,因為降息之外有更多重要信息傳達給了市場:首先,根據長期債券購買計劃,澳聯儲將購買澳大利亞聯邦以及各州/領地政府發行的債券,比例大約為80/20。購買不同期限的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旨在把整條收益率曲線壓低。
澳聯儲仍準備購買足夠的債券,以實現3年期收益率目標。這裏要注意了: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所購買的債券,不包括1000億澳元債券購買計劃在內。
而這一額外的1000億購債計劃的意義在於:繼續給市場注入流動性;幫助政府壓低融資成本,控制財政刺激政策的利息代價,從而共同扶持經濟。
復甦最快是中國 澳洲緊隨其後
在今天的會議上,澳聯儲董事會還審議了有關經濟預測的更新。根據澳聯儲的最新預測,全球經濟已經從最初一輪的疫情爆發中復甦,其中復甦速度最快的是中國。
即便如此,大多數國家的國民生產總值(GDP)仍遠未恢復至疫情前的水平。同時,最近的疫情反撲(尤其是在歐洲)對增長前景構成下行風險。
在澳大利亞,儘管維州實施二次封鎖,但是經濟正在復甦,第三季度有望實現GDP正增長。但是,要恢復至疫情前水平仍需時日。據其預計,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內,澳大利亞GDP增長率約為6%,2022年約為4%。
失業率將保持較高水平,但峰值水平為略低於8%,較此前預期的10%有所下調。截至2022年底,失業率預計將回落至6%。
從以上兩組經濟預測來看,澳聯儲對經濟復甦的預期有所提高——未來兩年GDP的增長,表明其預期經濟最早在2022年就能回到疫情前水平;失業率如果能在2022年第回到6%,也就較為接近正常情況的4-5%,顯示出對澳大利亞經濟復甦能力更樂觀的看法。
不過未來2年,澳聯儲認為,失業率保持在高位,以及產能過剩的時間延長,將導致工資和通脹上漲乏力。基礎通脹率預計在2021年達到1%,在2022年達到1.5%。
而澳聯儲明確表態,在通脹回到正常區間,即2-3%之前,都不會考慮加息,時間周期預計至少3年。因此,意味著澳大利亞將在較長一段時間都將保持極低的利息;甚至,澳聯儲並沒有排除繼續放鬆(降息)的可能性,在會議紀要中還進一步表示」考慮到就業和通脹前景變化,董事會準備在必要時做更多事」。
澳聯儲除了降息和購買債券,其定期融資機制正在幫助降低融資成本,繼而為經濟提供信貸支持。迄今為止,授權的存款吸納機構已通過該計劃提取了830億澳元的資金,剩餘額度為1040億澳元。
這一套」組合拳」,還導致澳元匯率維持在低位,併為資產價格和資產負債表提供支撐,以此推動經濟復甦。
股市利好來襲 房市復甦有望
由於維州疫情受控,整個澳大利亞目前的新冠感染率非常低。經濟重新全面開放,情況正在好轉。消費者信心以及房地產市場的指標也都在回升。
綜合澳聯儲這些預貨幣政策態度和經濟預測,倘若澳大利亞疫情能夠維持目前控制得當的狀態,很可能會迎來近10年來最利好資本市場的一段周期:較高的經濟增速,逐漸下降的失業率,低通脹帶來的史上最低利率(且沒有升息預期)。
在這樣的條件下,債權和股票市場可能都會有不錯的表現。由於利息降低和經濟恢復,債務違約率或許會出現下跌;巨大的流動性,以及低利率加之比較正面的經濟增長,會特別利好股市。
此外,低利率和市場信心恢復,以及比較寬鬆的放貸環境,肯定會促進房產市場的復甦,這在最近的市場已逐漸顯現出來。
房地產研究機構CoreLogic的最新房價數據顯示,全澳平均房價上漲了0.4%,除墨爾本以外的所有首府城市均有所上漲。
具體而言,首府城市和非首府地區同期的漲幅分別為0.2%和0.9%。其中,許多非首府地區房價自礦業繁榮結束以來就陷入停滯。而唯一遭受重創的墨爾本市場,房價綜合下跌了0.2%,跌幅已經遞減至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花旗于昨天(11月2日)上調了房價預測,截至明年3月一年內的房價跌幅從4.9%降至2.3%。據其分析,即便是遭遇二次封城的墨爾本,11月房價預計也會上漲。
但房產市場更低的流動性、更接近實體經濟的特色、以及更加複雜的稅費結構,意味著如果海外需求減少(海外投資和移民買房需求),那麼其在未來兩三年連續長牛的能力可能不及股市。
當然,澳聯儲進一步降息和貨幣寬鬆也並非利好所有行業。對於銀行業而言,結構性凈息差壓縮將進一步加劇,利潤空間將會進一步減少。不過,降息將增強人們借貸的信心。雖然他們可以暫時性選擇儲蓄,但低利息意味著,最終他們還是會消費。
而對於銀行是否會將降息足額轉嫁給客戶這一點,目前各大銀行還未有表態。
澳洲經濟復甦關鍵:疫情和中美關係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以上比較樂觀的預期並非沒有不確定性,因為這都取決於澳聯儲對經濟更快恢復的判斷是否能夠實現,而實現又取決於內外部環境的輔助:
國內而言,疫情依然是第一基本面。核心要素是澳大利亞境內不再發生類似墨爾本第二波疫情的大規模新冠病毒感染。當然,這是非常有可能實現的,尤其是明年有可以生產使用的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會是大概率事件。
外部環境來說,需要國際形勢不再顯著惡化。這不僅僅是疫情惡化帶來的外部需求減少和國際間貨物與資本流動停滯的風險,還有國際政治與外交風險。
如果中美間的摩擦再次加劇,而澳大利亞繼續像過去一年那樣堅持在外交上與中國進行正面摩擦,可能會對經濟造成巨大的負面影響。當與第一大商品和服務業出口目的國、第一大國內消費品製造進口來源國、最大的外部房產投資來源和移民來源國之一的外交關係陷入僵局,澳大利亞的經濟顯然會受到衝擊。
所以,澳洲由於本國疫情控制比較成功,國家財政在疫情前總體比較健康,疫情發生后財政與貨幣政策配合實施比較果斷和到位,使得澳洲經濟目前處於一個比較有利的位置,並且可能由於貨幣寬鬆政策支持,而帶來」一波牛市」。這也是今天澳洲股市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澳股ASX 200收盤上漲1.93%至6066.4點。
ASX 200指數一個月走勢
當前,最大的風險將來自海外,主要是作為國際關係核心的中美關係能否緩和,進而給澳大利亞帶來緩和中澳關係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說,今晚的美國大選依然非常重要,也是為什麼我們在上周評論拜登當選是否有利於美國股市暫時無法判斷,但肯定利好澳洲經濟和股市。
(歡迎訂閱澳財網頭條號,我們將不斷為您提供優質的全球宏觀經濟分析和澳洲財經資訊)
文中未註明來源的圖片均為Shutterstock,Inc.授權澳財網使用,請勿單獨轉載圖片;本文中的分析,觀點或其他資訊均為市場評述,不構成交易建議,僅供參考,投資時請謹慎決策,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