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澳洲房市還能走上坡路嗎?
這兩年,很多澳人都感受到了房地產市場的疲態,近期澳洲多地首府城市的房價已經跌破了峰值,大家都想問,澳洲房市的繁榮期已經過去了嗎?未來還能繼續繁榮嗎?
CoreLogic四月住宅價值指數所勾勒出的圖景或許能夠回答這一問題:從長遠來看澳洲房市仍具韌性!
與過去十年的強勁增長相比,當前波動不過是長期上升曲線中的細微褶皺,那些看似顯著的短期回調,在歷史長河中不過是微小的漣漪。
1.十年長跑:東西海岸共譜繁榮樂章
CoreLogic數據,直觀揭示了澳洲各首府城市在過去十年中的房價走勢······
悉尼住宅價值雖較近期峰值回落1.1%,但這個數字在61.6%的十年累計漲幅面前顯得微不足道。
墨爾本市場亦是如此,經歷兩年調整后較峰值回調5.4%,但十年間仍實現43.8%的價值躍升。
更引人注目的是東海岸以外的城市表現:
布里斯班與阿德萊德聯袂刷新歷史紀錄,分別錄得91.2%和93.6%的十年漲幅;珀斯則以55.6%的累計漲幅緊隨其後站穩峰值。
不過珀斯與其他城市相比略有些逆流而上的趨勢,西澳知名地產分析師Gavin Hegney表示,在未來五年內,珀斯房價中位數將飆升至100萬澳元,將進一步加劇首次置業者進入市場的難度。
當前,珀斯的房價中位數已達到80.7萬澳元。
Hegney指出,隨著今年有望降息,加之兩大聯邦政黨在住房政策上的雙向推動,不論選舉結果如何,住房需求都將持續上漲。如今那些「慢慢向購房目標靠近」的人,現在必須「全力奔跑」才能跟上市場節奏。
Cotality澳大利亞研究主管Eliza Owen指出,這輪跨周期上漲本質是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
“住房供需的長期錯配構成了基本面支撐,而疫情期間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則為市場注入強心劑。”
她特彆強調,失業率結構性下降至4.1%與工資增長形成的雙重推力,使得阿德萊德等次發達城市在購房熱潮中迸發出驚人能量。
2.短期波動:利率槓桿撬動市場天平
同時,利率也為房市漲幅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面對2022年啟動的加息周期,不同城市的反應揭示出市場敏感度的差異。
悉尼在去年九月雖短暫收復失地創出新高,卻在持續高利率壓力下再度微跌;墨爾本、霍巴特和堪培拉則因峰值形成於利率低谷期,至今未能重返高點。
不過Owen觀察到轉機跡象:”墨爾本市場過去數月的溫和回升,或許預示著調整周期接近尾聲。”
ANZ經濟學家Madeline Dunk表示:”當人口增速持續碾壓住房供給,價格機制自然會發揮作用。”
她的分析直指行業痛點——建築成本居高不下、勞動力持續短缺、規劃審批制度僵化,這些因素共同編織成制約供給的密網。在悉尼這個置業門檻”天花板”城市,低價房產的爭奪戰已成為推升行情的典型場景。
3.未來十年:繁榮能否續寫?
在此背景之下,大家都想問同一個問題:未來十年,澳洲房價還能「傲嬌」嗎?
數據揭示出鮮明的區域對照:墨爾本過去五年高出平均水平的住房供應,部分解釋了其相對疲軟的表現;而布里斯班與珀斯的房價飆升,恰與人口增速遠超住宅存量增長形成精準呼應。
這種分化印證了Dunk的觀點——人均住房存量變化才是解開區域房價差異的密碼。
當被問及未來十年能否複製過往漲幅時,Owen表現出審慎態度:”住房可負擔性已演變為敏感議題,澳洲政策制定者遏制房價過快增長的意圖非常明確。”
她特別指出,除非再現疫情級別的危機倒逼貨幣寬鬆,否則超低利率環境難再降臨。
在可負擔性嚴重惡化的現實面前,房地產市場不僅需要應對經濟層面的約束,更需在社會政治層面尋找平衡支點。
這場持續十年的房產盛宴,最終在供需失衡的根本矛盾與政策調控的微妙博弈中,留下了諸多遺憾,但無論未來房市的走勢如何,澳洲政府的當務之急,還得是解決住房危機,否則咱就算是有錢也買不到房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澳洲小黃鵝,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