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慣性思維中,第一套房就該是自住,誰會用來投資呢?
其實沒有法律規定第一套房必須自住,投資也可以變成你的一種選擇。
為什麼有些買家會把首次置業的物業當成投資房呢?
首先思考第一個問題:什麼樣的買家合適將第一套房作為投資房?
第一種情況:你更看重A地的增值潛力,但在B地工作。
你在B地生活,但B的增值潛力明顯小於A地,所以,買A地的房子,在B地生活,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第二種情況:資金限制。
如果你買得起A地的房子,但工作地點在B地,B地的房又買不起。
與其持幣觀望,不如先將A地的房子買上。
第三種情況:月光族
如果你是第二代移民,父母又希望你和他們同住,在有購買能力時,可以考慮購買投資房。
第四種情況:自動成為投資房
在首次置業的物業里短期居住,滿足首次置業的居住時間要求,然後變成投資房。
這種情況購買的物業表面是一個自住房,實際是投資房。
第五種情況:先作為投資房,再變為自住房。
第一套房是自住還是投資,有什麼一樣?
政府否有獎勵和補助?
對於首次置業,政府有各種獎勵和補助,不同的州不盡相同。如果你想領取這些獎勵和補助,但又不想在首次置業的地產中長期居住,可以參考以上方案四。
還貸方式
通常情況下,自住房還貸款方式是「本金加利息」,只還利息的很少見。
投資房的還款方式,可以申請「只還利息」。
房產持有人
自住房通常是以買家的姓名購買,很少用公司的名義購買,除非這套房以前用作出租,現在改為自住。
投資房,用公司的名義購買是一種被使用的方式。
銀行審批的角度
因為通常貸款80%,所以,銀行必須考慮到還貸的安全問題。
在銀行看來,自住房投資房安全,沒有誰想無家可歸。
所以,相對而言,自住房的貸款會比投資房容易一點點。
房屋的位置
自住房通常近工作地點,但投資房通常只考慮回報。
購房原則
買自住房要滿足太多個性化要求,要滿足家裡每個人的要求,要考慮今後幾年的家庭規劃,要考慮通勤,上學,購物,區域,族裔,房間多少等等。
購買投資房將回報放在第一位,通常只考慮價格,租金,回報率,加建改建,區域升值潛力等。
房子是否有租客?
購買自住房是不希望有租客的,而投資房剛好相反。
打破思維慣性,大胆地買入第一套房,可以是投資房, 你可以擁有!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房投資見聞,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