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三大常見誤區三大避稅策略下載稅務指南寶典
澳大利亞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成功訪華,中澳關係得到進一步緩和,同時也利好籤證和移民相關政策。
據悉,近期大部分持188移民簽證的華人順利拿到了永居身份。而喜提澳洲PR(Permanent Resident,永久居民)后,關於澳洲稅務局民非常重要的問題就擺到了面前。
澳洲納稅的誤區,您清楚嗎?
合理避稅的方法,您掌握嗎?
本文中的部分觀點,來自博滿澳財金融集團首席合規官張亞傑(Jesse Zhang)、博滿澳財金融集團合伙人楊隆(Raven Yang)以及信用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時煒淞(Vincent Shi)在博滿圓桌派節目中的精華內容節選。
三位嘉賓結合自身多年的實操經驗,分享了澳洲稅務居民的常見誤區,稅務規劃前後差別,並且給出了具體可行的建議。
澳洲稅務居民的常見誤區
最近很多188簽證的客戶陸續下籤,拿到永居身份后,其稅務身份是否發生變化?在嘉賓們看來,這完全是兩個事情。
常見誤區1: 永居與稅務身份
成為澳洲永久居民(PR)並不自動等同於成為稅務居民。反之亦然,您在成為永居之前就可能已經是澳洲的稅務居民。
「活在哪」:你在澳洲生活,衣食起居,社會關係,工作生意,資產都在澳洲;「家在哪」:永久住所,或者居住地區是在澳洲;「待多久」: 一般情況下,每年在澳洲的時間超過183天。
常見誤區2: 183天的規則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澳洲境內待夠183天只是成為澳洲稅務居民的重要判斷條件,而非決定性因素。
傳統觀念中,許多人認為只有在澳洲居住超過183天的人士才會被視為稅務居民。這個規則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適用,但實際上,稅務身份的判定要複雜得多。
它不僅僅取決於您在澳洲的居住時間,更重要的是您的居住意圖、家庭和經濟利益是否也在澳洲。
可見,拿到身份與稅務並沒有直接關係,有可能你很早就是澳洲的稅務居民了。而一旦被認定為澳洲稅務居民,此身份將持續存在。
常見誤區3: 離開澳洲的稅務影響
許多人認為一旦離開澳洲,就會自動失去稅務居民身份。實際上,這種情況遠非如此簡單。
如果您離開澳洲,但保留了在澳洲的重要財產或家庭聯繫,您可能仍然被視為稅務居民。此外,如果您離開澳洲的目的是臨時性的,或者您計劃在未來返回,您的稅務居民身份可能仍然有效。
合理避稅的三大策略
在澳洲,每年都有數百萬的人需要向澳大利亞稅務局進行納稅申報。可以說,澳大利亞稅收政策,對每一個在澳洲工作和生活的個人及企業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首先要了解,澳洲稅務特點:
澳大利亞稅率非常高;
個人所得稅在澳洲最高是47%,而在新加坡,收入超過320,000新元,應徵稅率僅僅為22%。
澳大利亞應稅品種非常多;
比如在中國內地,二級市場交易是沒有資本利得稅的,但澳洲就有。
有全球逃稅法律體系;
澳稅法規定,凡是澳大利亞稅務居民,不論其收入所得源自澳大利亞境內或是境外,都需要向澳大利亞稅務局(ATO)申報所得稅。
稅務規劃首先需要了解稅務居民的責任和義務,併合理地運用信託結構、公司結構和個人投資結構來管理不同類別的收入。
簡單來說,就是上車前,先買好票。
比如,許多華人父母在中國的財產要轉移到澳洲,供子女購房,但如果子女面臨離婚或法律糾紛等問題,若沒有考慮資產保護,就可能引發嚴重問題。
信用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時煒淞(Vincent Shi)分享了一個真實案例。客戶委託一位擅長英美法系而對澳洲法律了解不多的顧問,如果按照該顧問提供的結構來投資,可能賺取100澳幣卻需要繳納200澳幣的稅賦。
更重要的是,一旦澳洲政府懷疑你報稅有漏洞,你就要接受審計。因為,澳大利亞是用反證法的,即在稅務法面前你默認有罪,除非能自證清白。
博滿澳財金融集團首席合規官張亞傑(Jesse Zhang)強調,新移民來澳洲居住,尤其是在投資時,首先聘請專業的理財規劃師(Financial Planning or Financial Planner)非常重要。
避稅策略1: 家庭信託的利用
目前國內的家族信託和家族辦公室備受推崇,張亞傑(Jesse Zhang)表示,但在澳洲等西方國家,這是兩個概念。
在西方,家族信託是一種常見的投資和理財方式,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稅務規劃工具,可以幫助實現家族財富的長期傳承,併為家族成員提供長期的財務支持和保障,尤其適用於那些希望在家庭成員之間合理分配稅負的人士。
他介紹,很多高凈值人群(俗稱「老錢」)都講究百年傳承,家族辦公室就是建立在信託法等法律基礎上,服務此類人群的。這在金融中心如香港、新加坡等地很普遍,而澳大利亞的墨爾本也有許多知名的家族辦公室。
通過設立家庭信託,您可以更靈活地管理家庭資產和收入,從而達到降低整體稅負的目的。信託的設立需遵循一定的法律程序,並且每年需要進行適當的分紅,以保持其稅務上的有效性。
信託的另一個重要優點是它可以用於資產保護,尤其是在面臨法律訴訟或債務問題時。
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很多CEO都是百萬千萬澳幣的年薪,但為何名下是零資產呢?
張亞傑(Jesse Zhang)表示,因為其資產可能都在家庭信託中,甚至不止一個信託中,或在配偶名下。這樣做是為了在遇到危機時,能夠避免資產糾紛,實現資產保護。
所以,在張亞傑(Jesse Zhang)看來,家族信託在法律和稅務上有許多優勢和稅收效益,同時也能為家族成員提供遺產規劃和財務安全。其高度的隱私性和保密性,使家族成員能夠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保護個人財務隱私。
「稅務問題必須優先處理,如果最初的稅務結構有紕漏,後面則需要賠償巨額的稅款。」張亞傑(Jesse Zhang)透露,「我們在服務客戶時,常常與稅務顧問和律師合作,幫助客戶做不同類型的規劃,也會建議客戶橫向對比如香港、新加坡、中國內地、澳洲等地的情況。」
避稅策略2: 稅務身份的優化
作為非稅務居民,您可以利用澳洲的稅法來最大化您的財務效益。例如,非稅務居民在澳洲的銀行定存和貨幣市場產品的收入可能只需繳納較低的稅率。
同樣,作為海外投資者,您在投資澳洲股票時可能免於支付資本利得稅。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以海外身份在澳洲購買物業,您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稅率,並且有一些限制,例如不能購買二手房。
時煒淞(Vincent Shi)建議,應先與會計師溝通。因為所有的稅務規劃都是基於稅籍進行的,所以稅籍是稅務規劃的基礎。
以188c投資移民為例,在申請過程中,投資者可享受臨時稅務居民的特惠待遇。然而,從188轉為888的階段就有些灰色,因為聯邦政府並未明確說明。
拿到永居簽證后,仍有機會選擇不成為澳洲稅務居民。有一些特惠政策在簽證期間是適用的,但成為永久居民后,這些政策反而不再適用。
三位嘉賓再次提示大家,有投資意向時,務必尋求澳洲本土的投資顧問。
避稅策略3: 使用養老金和創投產品
澳洲的自主管理養老金(SMSF)提供了一個較低的有效稅率(15%),這對於高收入人群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稅務規劃工具。
張亞傑(Jesse Zhang)表示,澳大利亞設計的養老金體系非常先進。澳洲政府鼓勵居民將錢存放至養老金賬戶,用來「saving for the future」 。也正因為養老金在退休前並不能隨意支取,導致很多高收入人群通過自管養老金(SMSF)來做一些長期投資,實現更為完善的資產配置。
可以說,自管養老金(SMSF)是澳大利亞養老金體系裡面的一大特色,這一類「養老金賬戶里有個千八百萬」的人並不在少數。
事先的未雨綢繆,永遠優於事後措手不及地應付ATO的質詢甚至處罰。無論是個人的財務規劃,還是長期的稅務規劃,讓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都是最優解。
此外,澳洲還提供了各種創投類產品,如ESVCLP,這些產品在某些情況下可能完全免除個人所得稅。這些工具不僅可以幫助您在稅務上實現優化,還可以作為您長期財富增長策略的一部分。
理財規劃先行,避免高稅負
作為移民,理解澳洲的稅務制度和有效地進行理財規劃,將確保您在未來幾十年裡保持財務健康和穩定增長。可以說,正確的稅務規劃對於保護您的財富和資產至關重要。
尤其是拿到澳洲身份后,不進行適當的稅務規劃可能會導致未來不必要的高額稅負。
在澳大利亞這個稅率複雜且全球納稅的國家,採取積極的步驟進行稅務和理財規劃是每位澳洲稅務居民的必要舉措。
我們強烈建議您聯繫專業的稅務和理財顧問,進行深入的諮詢和規劃。通過這樣的措施,您不僅可以避免潛在的稅務陷阱,還可以充分利用可用的稅務優惠,為您和您的家庭創造一個更加穩定和繁榮的未來。
為了使您更清晰且全面的了解澳大利亞各大稅率詳情、稅率優劣勢以及稅務優化和常用理財工具,澳財整理了《澳洲稅務指南與理財工具寶典》手冊,可免費領取下載。
提前規劃,未雨綢繆
博滿澳財助您啟動澳洲永居生活
請掃碼獲取
編輯:Serena張斯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澳財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