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堡礁面臨大規模白化,90%以上珊瑚受影響!專家「規模前所未有」
海洋熱浪引發了珊瑚大面積白化,大堡礁四分之三的珊瑚受到影響。
空中勘測結果顯示,在長達2300公里的生態系統中,大面積珊瑚白化事件正在發生。
現在,世界正在面臨一場全球性的珊瑚白化事件,預計將在調查結果公布后正式宣布。
全球變暖對所有珊瑚礁構成了威脅,導致海洋熱浪更加頻繁和強烈。
「這次珊瑚白化事件的廣泛程度和嚴重性讓人擔心,」澳洲海洋保護協會珊瑚礁活動經理Lissa Schindler說。
大堡礁上的白化現象在一個月前首次被發現,但大堡礁海洋公園管理局周五晚上發布的空中調查顯示,在被檢查的1001個珊瑚礁中,75%的珊瑚礁都出現了白化現象,這意味著這些生物正在掙扎求生。
此次調查包括Torres Strait的珊瑚礁,與澳洲的海岸線相比,那裡的珊瑚礁白化現象並不普遍。
新的航拍調查發現,大堡礁有一半的珊瑚礁受到高度或極度白化的影響,其中10%的珊瑚礁被列為極度白化珊瑚礁,90%以上的珊瑚受到影響。
空中勘測是在500英尺高空的飛機上進行的,珊瑚的能見度低至海面下約5米。
白化的珊瑚越多,死亡的風險就越高,但白化並不總是致命的,如果海水冷卻得足夠快,珊瑚是可以恢復的。
空中勘測無法確定珊瑚死亡率,目前正在進行水下調查,以確定當前白化事件造成的死亡率。
世界自然基金會澳洲分會海洋負責人Richard Leck說,調查結果表明,這次白化事件襲擊了珊瑚礁的北部、中部和南部三個區域,其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Leck說:「以往的白化事件都會進入兩個珊瑚礁區域,通常是北部和中部地區。」
根據氣象局的數據,澳洲的氣候在上個世紀已經平均變暖了1.47度,澳洲科學院(Australian Academy of Science)的一份報告稱,如果全球氣溫升高2度,就只有1%的珊瑚能夠存活下來。
Albanese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全國排放量減少43%,到2050年達到凈零排放,這與國際社會的努力是一致的,但這將導致升溫2度或更高。
1998年、2002年、2016年、2017年、2020年、2022年和現在的2024年,大堡礁都發生過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表示,澳洲必須在七月份的會議上證明,大堡礁無需被列為「瀕危」物種,否則將面臨失去其世界遺產地位的風險。
澳洲認為自己在氣候行動和環境行動方面已經取得了足夠的成果。澳洲政府的大堡礁特使Nita Green最近與海洋公園管理局首席執行官Josh Thomas一起前往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闡述了這一觀點。
「作為大堡礁特使,我與致力於保護大堡礁的各方合作,包括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我們寶貴的世界遺產地的持續健康、保護和管理問題進行會面。」
綠黨海洋事務發言人Peter Whish-Wilson指責聯邦政府試圖在氣候變化【相關閱讀: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24):環保主義(下)】對大堡礁影響的嚴重性問題上「蓄意欺騙世界」。
「現在是時候了,不能再隱瞞、欺騙和分散注意力了,綠黨要求工黨政府將遊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行為透明化。」
聯邦環境部長Tanya Plibersek表示,自2023年贏得大選以來,政府已經提高了澳洲的氣候目標,並致力於改善珊瑚礁的健康狀況。
「我們知道,氣候變化是全球珊瑚礁面臨的最大威脅,大堡礁也不例外。」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大澳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