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大雷!澳洲超市巨頭被爆:「合成」肉冒充天然牛肉!網友放出實拍圖片,卻讓評論區吵翻了天…

2024年05月01日 17:27

前段時間被爆「賣合成牛肉」的新聞可謂是鬧的沸沸揚揚,總部專門出發言人回應,賣的是正常的牛肉,才慢慢平息了風波。

眼瞅著還沒過一個月,最近又被吃貨怒懟:賣假肉,不過這回,local網友們都不幫著拉偏架了。

說實話,這牛肉你買嗎

一位顧客最近在的Cessnock Coles購買了一包被貼上「源自本地農場」的牛肉,價格9,是切成薄片的oyster blade。

看著外觀還OK,但沒成想回家一打開包裝就傻眼了 –?肉片上竟然有不少大洞!

大家來看看這張照片,可能是切的實在是太薄了,破破爛爛的跟舊衣服一樣,的確有點不好看。

本來計劃的晚飯瞬間沒了興緻,這位顧客憤怒地發帖說:Coles連這種拼湊的重組肉都賣,明明賺了那麼多錢還不夠,非要用這種方式坑害消費者。

陷入,他認為這是用肉膠粘合起來的重組肉,並不是真正的牛肉。照片里的牛肉看起來確實有點像是用碎肉拼接的:「不開心,Jan(俚語,表示不滿)!」

2、網友的態度很真實

Ad:美好不容錯過,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愉快時光,現在就訂票

對此,網友們的反應卻五花八門,有人支持他的觀點,也有人反對。

一些小夥伴直言「一分價錢一分貨」:「你花錢買了一塊便宜的牛排,結果自然也就是這種質量……一塊次級的牛肉。」

另外一些網友指出了這不是「肉膠」,他們認為顧客描述的重組肉中的「膠」實際上是肉中的脂肪,但只有在火腿或火雞肉卷中才會使用真正的肉膠。

「這不是膠水。那是肉里的脂肪。通過在加工線上添加肉膠這個過程會更昂貴,不如直接賣切割好的肉。」

還有網友建議他改變購物地點,推薦去當地的肉鋪,以避免在超市遇到類似問題。「支持當地。去肉店買肉,可以避免這種情況。」

當然,最讓大家不解的是,抱怨有用嗎?最正確的做法是把肉拿回Coles退貨或投訴。「如果你真的不滿意,為什麼不把肉拿回Coles而是在臉書上抱怨呢?」

澳洲加工肉類小窺

Coles對此事尚未做出官方回應,小飯在此也不好妄下結論,但是倒是可以趁機和大家一起科普一下,什麼是加工合成注膠肉呢?在此不限於牛肉哈~

第一個是培根的故事。傳統培根的製作聽起來就像是肉類的spa過程:先用鹽和香料給豬肉來個全身按摩,然後讓它靜養一周,最後進行洗澡、吹乾和煙熏。

但現代大規模生產的培根就直接了當多了——通過注射鹽水(裏面可能還摻了點化學添加劑如亞硝酸鉀等)來加速腌制,主要是為了讓培根看起來更胖更有份量。

接著來看香腸。

如果你比較過本地肉店的香腸和超市的熱狗,應該能明顯感覺到區別。傳統香腸是用選好的豬肉、一些脂肪和麵包屑來做的,口感豐富有層次。

而熱狗則是把剩下的肉類碾成肉泥,加水后製成一種肉漿,再填充到塑料腸衣里。

最後是火腿。

便宜的火腿通常是由機械回收肉製成的,意味著它們是把骨頭上的小肉塊用高壓水槍衝下來,然後再重新粘合成塊,處理后切片包裝。

當然,也有更天然的選擇,比如買一個整塊的火腿自己煮,但即便是這樣,市面上的很多產品其實也是用多塊不同動物的肉拼接而成。

說完了大家印象里很明確的加工肉,再來說Artificially Marbled Meat,這款在肉店有賣,價格便宜,跟和牛很像,但不是天然和牛。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將牛脂(牛油)注射到肉塊中,以提高其質量和口感。注射完畢后立即冷藏。在『大理石紋肉』的加工過程中還會添加乳化劑、增味劑、改性澱粉和增稠劑。

無論是『Artificially Marbled Meat』還是『Restructured Meat』,在食用前都必須徹底烹飪,即使是牛排也一樣。

肉的中心部分不應該是紅色的,烹飪出的肉汁應該是清澈的。

最後回到如何挑選這個問題上,飲食專家Carrie Ruxton,給出的建議很實在:盡量買貴的,吃得少一點都行。

因為價格通常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食品的加工質量和安全標準。這就是加工肉類的小秘密,了解之後,下次買肉的時候就知道該如何選擇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吃飯吧,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