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街頭這些穿黃馬甲的人, 究竟是幹什麼的?
在澳洲街頭,經常有一些「黃馬甲」出沒。
你知道他們是做什麼的嗎?
1、路遇「黃馬甲」,華人網友:以為是騙人的
在阿德街頭,時常能聽到有人拿著一本雜誌叫賣:「The Big Issue!」
仔細一看,都是各種各樣的人穿著黃色馬甲在叫賣。
圖片來源:broadsheet
或許很多人都並不清楚這些人的來歷,以及他們正在做的事情。
一位華人博主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他的經歷。
一天下課後,下著小雨,博主走在路上,看到一位穿著黃馬甲的人到處詢問路人需不需要big issue雜誌。
圖片來源:小紅書@喜歡番薯幹嗎
博主心生憐憫,購買了一本雜誌,並回去查了這本雜誌的來歷。
這本雜誌起源於英國,是一本非盈利性的雜誌,旨在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合法的工作機會。
圖片來源:小紅書@喜歡番薯幹嗎
供應商以4.5澳元的價格買下雜誌,再以9刀賣給顧客,以保證盈利。
博主還分享了一位經常在阿德街頭售賣big issue雜誌的「黃馬甲」的故事。
他叫David,常駐于Rundle mall街頭。博主在與他交談時發現,他似乎是看不見的。
他告訴博主,是big issue給他信心,讓他找到生活的目標。
但是,有時也會遇到困難,一天下來只能賣掉兩三本雜誌。
圖片來源:小紅書@喜歡番薯幹嗎
不少網友表示,之前從不知道他們是這樣的組織,還以為是傳銷或者騙錢的。
也有網友表示,以後見到了一定要幫助他們!
The Big Issue:一本雜誌撐起流浪漢的尊嚴
這篇有愛的帖子讓不少人了解到了The Big Issue這個組織。
自1996年創刊以來,約有7,000人售出超過1,300萬份該雜誌,總收入超過3,100萬澳元。其中許多人減少了對社會服務或慈善機構支持的需求。
這本雜誌始於英國,the big issue 的意思是「大事、大問題」。
澳大利亞版的The Big Issue是一份始於1996年的街頭報紙,該雜誌在澳大利亞的版本是英國總公司的第一個在英國以外的項目。
第一本雜誌於1996年6月16日在澳大利亞Flinders Street火車站的台階上開始售賣。
圖片來源:the age
與那些小清新的生活方式內容不同,它更愛在設計上大量採用方框粗體標題和激烈撞色。
圖片來源:ABC news
做一本流浪漢相關主題的雜誌,很容易讓人陷入一種「悲天憫人」的視角之中。但在《The Big Issue》,不僅早年就有流浪漢參与寫作文章的軼聞,這些雜誌銷售員也可以成為報道中的主角。
加入The Big Issue的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麻煩,包括無家可歸、失業、智力或身體殘疾、精神疾病、以及低收入。
The Big Issue為他們提供合法的就業機會,讓他們賺取可觀的收入、建立信心並與社區和支持網路建立聯繫。
澳洲經濟形式持續低迷的當下,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這個組織。
圖片來源:Rea group
但是正如David所說,情況有時候仍然很困難,一天賣不出去幾本。
或許是因為,仍然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路邊這些路邊的「黃馬甲」是在做些什麼。
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在了解他們以後,可以盡綿薄之力去幫助這些為了生活積極打拚的人們。
這些努力生活的人們令人感動,建設這個組織,為這些需要幫助的人提供有尊嚴的生活的人也讓人敬佩。
我們能做的,則是在看到他們時順手買一本雜誌,或者把這個組織的信息告訴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擁有幫助他人的機會。
*以上內容系網友澳洲事兒自行轉載自昆士蘭微報,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