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人因稅級攀昇平均損失2000刀!低收入者受影響最大

除非有另一輪減稅,否則到2028年,每個納稅人將因稅級攀升(bracket creep)而損失2000。預測顯示,政府將從對收入徵收的「隱形稅」中獲得290億澳元的額外收入。

經濟學家警告稱,澳洲的稅收體系越來越依賴於辛勤工作的人。財政部去年發布的《代際報告》預測,如果沒有「政策變化」,未來幾十年將達到整個聯邦稅基的60%。

根據分析,到2027-28年,年收入在10萬至15萬澳元之間的人將累計額外支付2020澳元的所得稅。

年收入在5萬至10萬澳元之間的人在未來四年裡將因稅級攀升而損失約1820澳元,而年收入超過20萬澳元的高收入者將需額外支付6000澳元的稅款。

稅級攀升之所以出現,是因為稅收起點以澳元計算是固定的,而不是指數化的。隨著澳人工資的增長,他們的收入中有更大比例被推入適用於他們的最高稅率,這意味著他們的平均稅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議會預算辦公室(PBO)此前發現,雖然以絕對澳元計算,高收入者因稅級攀升損失的金額最大,因為他們支付了大部分稅收,但低收入者的收入受到的影響最大。

總體而言,SMART工具估計,將在未來四年從稅級攀升中獲得約290億澳元收入。如果稅收規模保持不變,政府未來十年將增收3500億澳元。

這些數據是通過估算將稅率與名義工資增長挂鉤給聯邦預算帶來的成本得出的。名義工資增長假定為每年增長3.25%,與財政部的預測一致。

這些估計是近似值,不同形式的收入有不同的稅收待遇。在經合組織中,澳洲是21個既沒有將通脹也沒有將名義工資增長納入其稅收等級的國家之一。

AMP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弗(Shane Oliver)認為,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將稅率與平均工資的變化挂鉤,稅級攀升的「隱形稅」可能會被有效廢除。

由於稅級攀升對低收入者產生了巨大影響,Outlook Economics主管唐斯(Peter Downes)贊同指數化的作法,但他表示,這樣做有一種風險,即政府要麼開始依賴提高印花稅等效率低下的稅收,要麼讓赤字激增,為支出的長期增長提供資金。

由於稅率攀升和強勁的就業市場,過去幾年澳洲財政部的所得稅收入增長迅速。

根據最新的國民賬戶數據,過去12個月,用於繳納所得稅的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16.4%,接近創紀錄水平。

作為第三階段改革方案的一部分,阿爾巴尼斯政府將在7月1日削減所得稅,但財相查爾默斯(Jim Chalmers)沒有進一步削減個人所得稅的計劃。

第三階段減稅意味著,從7月1日起,進入最高邊際稅率的起征點將從18萬提高到19萬澳元,這將是自2008-09年以來首次調整。然而,這一增長並不能完全彌補15年的稅級攀升損失。

如果未來幾年的稅率與工資增長挂鉤,到2027-28年,免稅門檻將從18,200澳元提高到20,030澳元。最高45%稅率的起征點將從19萬澳元增加到209,130澳元,而37%稅率的起征點將從13.5萬澳元增加到148,590澳元。

稅務局()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22年度,收入最高的1%的人繳納了近五分之一的凈所得稅。

*以上內容系網友FindAus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