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七成澳人想創業,但千萬別以掙錢為目的,三大忠告

2024年07月10日 13:18

隨著生活成本的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人將希望寄托在創業上,希望通過開辦自己的公司來應對經濟壓力。

根據Shopify的研究,七成渴望成為自己的,而賺取更多收入是驅動他們創業的主要原因。

專家警告:創業可能增加經濟壓力

然而,專家警告說,創業可能會增加經濟壓力,而不是減少它們。

澳洲小企業協會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Anne Nalder表示,「如果你認為『我將通過創業來避免高生活成本』,那麼這是錯誤的。」

她指出,創業不僅會帶來住房貸款和高生活成本,還會增加高昂的商業成本,例如保險和電費。「如果你雇傭員工,你還需要擔心是否有足夠的錢支付員工工資和。」

Nalder強調,雖然她不會反對人們創業,但如果動機是賺錢,那麼失敗的可能性很大。

「創業不應該以金錢為動機,如果是這樣,你很可能會失敗。」

副業:創業的明智起點

數據顯示,超過四分之一的主一開始就全職投入到他們的公司中,但絕大多數人是從副業(side hustle)開始的,其中五分之一的人後來轉為全職經營。

VistaPrint的研究也顯示,近六成澳洲人已經或有意將自己的愛好轉化為商業。

Nalder建議,副業是創業的最佳方式之一,可以讓創業者在不承擔巨額商業合規成本的情況下測試新業務。新業務初期仍有其他收入來源,也可以在成功之路緩慢時保持收入。

「通常需要兩到三年時間,業務才能有不錯的回報,」Nalder說。「通過副業,你可以繼續賺取全職工作的工資,同時嘗試銷售產品。如果失敗了或不想繼續擴大規模,你也不會損失太多錢。」

從愛好到事業:成功案例

Kim Tran-Flores在2017年將自己對書法、字母藝術和雕刻的熱情轉化為書法個性化業務Kimlligraphy。

如今,該業務在澳洲雇傭了30人,過去兩年的收入增長了160%,並讓Tran-Flores與Tommy Hilfiger、Meta、Tiffany and Co和Rolex等知名品牌合作。

然而,成功並非一蹴而就。Tran-Flores在早期依靠額外收入維持生計。「在前五年,Kimlligraphy更像是一個有償愛好,同時我在企業角色中工作,」她說。最終,她辭去項目管理的工作,全職投入書法藝術。

「成功不是一條直線,它不會容易,但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工作,你會更有活力,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創業成功的建議

Nalder表示,未來的企業主應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技能選擇業務,而不是基於對盈利的刻板印象。當前的經濟環境下,開設餐飲業或提供非必需品服務的企業風險尤其大。

Small Biz Matters創始人Alexi Boyd建議,新企業主應儘早聘請可信的財務和商業顧問,並與專業行業團體聯繫以最大化成功機會。她還表示,在線業務通常資源需求較少,可以像副業一樣安全地測試和完善商業理念。

Shopify亞太區董事總經理Shaun Broughton指出,由於三分之二的企業在頭三年內失敗,擁有強大的導師、顧問和同行支持網路非常重要,以避免常見的陷阱。

他補充道,「失敗是大多數企業主在某個階段都會經歷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創業之旅的結束。相反,失敗可以帶來重要的教訓,為未來的成功鋪平道路。」

澳洲人創業的主要原因:

賺取更多收入

成為自己的老闆

工作靈活性

在高生活成本的背景下,創業對許多澳洲人來說似乎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然而,專家提醒,創業之路充滿挑戰,需要謹慎規劃和堅定的信念。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