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季度首府城市房價超99.5萬! 存錢買房的上班族壓力巨大

據《時代報》報道,同一時期內,房價幾乎翻了一番,工資上漲了三分之一,給試圖存錢買房的工人帶來了壓力。

Domain最新的房價報告顯示,第二季度的住宅中位價超過了99.5萬。自2012年3月起幾乎翻了一番,當時的價格接近49.8萬澳元。

工資價格指數的官方數據顯示,在同一時間段內,第三季度工資上漲了35%。

不斷擴大的差距使得普通家庭難以負擔普通住房,除非他們得到家人的幫助或能夠從事高薪工作。

另一項研究發現,住房貸款申請者的收入比幾年前要高得多。2019年,購房者的平均家庭收入為16萬澳元,但現在已經升至22萬澳元,這意味著原本可以購買房屋的收入較低的工人現在將在較高的利率環境下很難做到這一點。

無論是在疫情爆發之前還是之後,當利率處於低水平時,房價都會上漲,但面對利率上升,房價在高水平上的恢復能力令經濟學家感到驚訝。

AMP首席經濟學家肖恩·奧利弗 (Shane Oliver) 表示:「這是一個很大的謎團。我本以為高房價和高利率一樣會成為一種限制,但不知何故,市場似乎能夠擠出更多收益。」

他說,根本問題是供應短缺,國家每年需要25萬套新住房來適應人口增長,但目前只建造了約17萬套。隨著利率下降,人們能夠借到更多的錢。

他表示,支持的來源之一是上班族們在封鎖期間無法正常消費時積累的儲蓄緩衝。

他說,購房者也一直依賴父母的銀行。通過房地產市場獲得財富的父母可以為購房的後代提供擔保或提供貸款或現金禮物。

他說,其他買家在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中工作時間更長或從事多種工作。

「儘管這些問題已經提出很多年了,但這種情況還能持續多久還存在疑問,但房地產市場仍在繼續發展。」

在工資方面,他表示,2%至3%的通脹目標意味著工資增長速度很難超過每年4%,因為任何高於該水平的因素都可能增加通脹壓力。

抵押貸款經紀人亞倫·克里斯蒂·大衛(Aaron Christie-David)正在父母的幫助或政府的首置業者計劃的幫助下滿足買家的需求。

(ANZ)經濟學家馬德琳·鄧克(Madeline Dunk)表示,房價的持續上漲讓那些想要進入房地產市場的人變得更加困難。

她注意到房屋供需之間的不匹配。自疫情爆發以來,房屋建設一直乏善可陳,而投資者需求卻一直堅挺,許多自住業主希望擁有一個家庭辦公室。

「家庭決定如何分散的情況發生了一些結構性變化。他們珍視自己的家,希望讓它成為一個舒適的在家工作場所,我們真的想擁有自己的家,這是心理的一部分。」

她說,一些買家不得不獲得家人的支持,而另一些買家則在削減開支。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1688 澳 洲 新 聞 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

喜歡、支持,請轉發分享↓
贊助商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