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炸!澳洲偏遠大學斬下24枚奧運獎牌!一個大學超越多個國家,媲美斯坦福!背後原因,今天曝光了…看完或許不意外…
在今年的奧運會上,一個既幽默又令人矚目的現象悄然浮現—
如果澳大利亞的格里菲斯大學能夠作為一個國家參賽,它將以驚人的成績位列全球第11名!
這一成就甚至超越了傳統體育強國紐西蘭和加拿大!
無疑為全球教育界和體育界投下了一枚震撼彈。
這所被稱為在澳洲相對偏遠的大學在世上徹底火了!?
在全球華人區也掀起了熱潮:
「澳洲這個偏遠地區的大學,竟然在巴黎奧運會拿下了24枚獎牌!」
格里菲斯大學,這所位於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知名學府,不僅在學術研究上屢創佳績,其體育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本次奧運會上,該校派出了由38名精英運動員組成的強大陣容,其中包括19名在校學生及眾多校友和游泳隊成員。
最後,這所在澳洲比較偏遠的一個澳洲大學,竟然靠著學生和校友共斬獲了24枚獎牌!
包括10枚金牌、8枚銀牌和6枚銅牌,這一成績足以讓任何一所國家體育代表團感到自豪!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格里菲斯大學在奧運獎牌榜上的表現,幾乎可以與世界頂級學府斯坦福大學相媲美。
斯坦福大學作為美國體育與學術並重的典範,其運動員共贏得了39枚獎牌,而格里菲斯大學僅以幾枚之差緊隨其後,展現了其在體育領域的非凡實力。
格里菲斯大學的女子運動員更是成為了本次奧運會上的璀璨明星。
她們共贏得了24枚獎牌中的16枚,佔據了獎牌總數的三分之二。
其中,澳大利亞的游泳健將艾瑪·麥基翁和凱莉·麥基翁無疑是最耀眼的兩位。
艾瑪不僅以公共衛生學士學位為榮,更在巴黎奧運會上斬獲一金一銀一銅,展現了學術與體育的雙重才華。
而凱莉則成為首位在100米和200米仰泳項目中均獲金牌的女游泳運動員,為格里菲斯大學書寫了新的歷史。
除了游泳項目外,格里菲斯大學在其他領域也湧現出了眾多傑出運動員。
擁有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的皮划艇運動員傑西卡·福克斯贏得了兩枚金牌;理學學士畢業生卡梅倫·麥克沃伊則在第四次參加奧運會的50米自由泳決賽中成功奪冠。
此外,法學學士(榮譽)在讀生拉尼·帕利斯特和犯罪學與刑事司法學士在讀生謝娜·傑克也在接力賽中為澳大利亞隊貢獻了寶貴的金牌。
格里菲斯大學的卓越表現只是澳洲奧運軍團的一個縮影。
在澳洲,許多參与奧運會的選手都是在校學生或是對體育充滿熱情的愛好者。
來自墨爾本大學和昆士蘭大學的運動員分別為澳大利亞貢獻了四枚和兩枚獎牌。
其實,澳洲真的是很多參与奧運的選手都是在讀的學生,或者是愛好者。
他們不僅在賽場上奮力拚搏,同時也在各自的學術領域追求卓越。這種學術與體育並重的文化氛圍,為澳洲培養了一大批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
當然,提到澳洲奧運選手,不得不提那位在街舞項目中獲得所有裁判0分的「笑話」選手。
雖然這一事件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和嘲笑,但背後卻折射出澳洲人對體育精神的獨特理解和包容。
在澳洲人看來,參与奧運本身就是一種榮耀和挑戰,無論結果如何,都值得尊重和鼓勵。
今年的奧運,澳洲各行各業都出了很多奧運「掃地僧」。
他們平時默默無聞,從事著和我們一樣普通的工作,醫生、警察、白領、服務員等等,但工作之餘,他們自費進行訓練,一轉眼就出現在了奧運會的賽場上,為國爭光。
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些把運動當成生活的澳洲人們吧……
本次奧運,在澳洲,有一個名字正悄然成為無數人心中的勵志傳奇——Mackenzie Little。
她不僅是悉尼Royal North Shore Hospital的一名新晉醫生,更是巴黎奧運會上澳大利亞女子標槍隊的璀璨明星。
這位年僅27歲的年輕女性,用她的堅韌與才華,書寫了一段關於夢想、熱愛與平衡的非凡故事。
Mackenzie Little的故事,始於一個偶然卻又充滿轉折的雨天。
在美國出生、澳洲長大的她,原本在悉尼的頂尖私立學校Pymble Lady College享受著豐富多彩的高中生活,參与著跨欄、跳遠等田徑項目。
然而,一次因雨取消的跨欄比賽,卻意外地引領她走上了標槍的道路。
當她拿起標槍,那一瞬間的揮灑自如,彷彿預示著這位少女未來將在這一領域綻放光芒。
高中時期展現出的標槍天賦,並未讓Mackenzie Little放棄對學術的追求。
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斯坦福大學,攻讀Human Biology專業,為未來的醫學之路奠定堅實基礎。
在斯坦福的日子里,她不僅學業有成,更在標槍賽場上屢創佳績,連續四屆獲得Pac 12標槍分區冠軍,並奪得了NCAA全國冠軍的榮譽,成為斯坦福大學首位女子標槍冠軍。
醫生與運動員的雙重身份從斯坦福畢業后,Mackenzie Little沒有選擇成為全職運動員,而是回到了澳洲,繼續在悉尼大學攻讀醫學博士學位。
去年,她順利畢業並開始了在悉尼Royal North Shore Hospital的全職醫生生涯。
儘管工作繁忙,但她從未放棄對標槍的熱愛與追求。每天,無論是上班前還是下班后,她都會擠出兩個小時進行訓練,將這份對運動的執著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奧運賽場上的閃耀時刻Mackenzie Little的努力與堅持,終於在奧運賽場上得到了回報。
從2021年東京奧運會的第8名,到2022年英聯邦運動會的銀牌,再到2023年世界田徑錦標賽的銅牌,她一步一個腳印,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
如今,在巴黎奧運會的賽場上,她再次代表澳大利亞出征,向女子標槍的最高榮譽發起衝擊。
對於Mackenzie Little而言,醫生與運動員的雙重身份並非簡單的疊加,而是相互成就、相得益彰的。
她認為,運動是她作為醫生保持平衡的重要方式,是釋放壓力、保持積極情緒健康的途徑。
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她通過訓練找到了一種獨特的放鬆方式,讓自己更加鎮定、自信地面對挑戰。
Mackenzie Little的故事,是澳大利亞眾多「跨界」奧運選手的縮影。
他們來自各行各業,有的是教師、有的是警察、有的是醫生。
澳洲的奧運選手主業其實都並非是運動員,除了以上這位,還有誰?
(以下來源於網路)
比如,之前獲得了奧運會銅牌的跳水運動員Robert Newbery,退役后做了醫生。
圖片來源:小紅書
澳洲本屆羽毛球選手,本職是一名護士,因為參加奧運會,醫院特意給了她一個月的特殊annual leave。
▲圖片來源:小紅書
社交媒體上也有專門的報道,還專門為她加油打氣!
▲圖片來源:小紅書
還有一位參加了本次奧運會的澳洲運動員Stephanie Ratcliffe,6歲的時候就換上糖尿病,病魔卻沒有阻止她對運動的熱愛和追求。上高中開始,她一邊在學校附近的Boost Juice果汁店打工,一邊堅持訓練。
▲圖片來源:小紅書
高中畢業后,以優異的成績被哈佛大學直接錄取,就讀的是神經科學專業。
經歷了重重磨難后,終於站上了今年奧運的舞台,希望她能夠得到一個不錯的成績。
還有網友表示,澳洲羽毛球隊的教練本職是學校的體育老師,為了備戰奧運特意請了年假。
▲圖片來源:小紅書
除了學校體育老師、護士、醫生之外,澳洲參加過奧運會的運動員們,還有很多種身份。
打乒乓的數學老師參加了東京奧運會的29歲的乒乓球選手David Powell,實際上主業是一名老師。
他任職于墨爾本頂級私校Haileybury,是一名8年級的數學老師。
▲圖片來源:Herald Sun
在得知David Powell要代表澳洲參加運動會之後,Haileybury的官方賬號還在Facebook上為他送上了祝福,希望他能夠在東京奧運會上取得佳績。
▲圖片來源於網路
一邊給孩子們上課,一邊還能去奧運會上比個賽,不知道學校的體育老師知道了之後是什麼樣的心情。
事實上,東京奧運會也不是Powell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早在2016年,他就已經出現在了里約奧運會的賽場上。
從十幾歲開始,他就開始參加乒乓球比賽,他的身影也常常出現在澳洲以及世界的各大賽事上。
射箭的健身器材店老闆參加東京奧運會射箭比賽的David BarnesIt實際上是一家健身器材公司的老闆。
▲圖片來源於網路
2004年,年僅18歲的他代表澳洲參加了雅典奧運會,並展現出了射箭天賦。
然而就在三年後,在各項比賽中斬獲了金牌的他,可能是感受到了「王者的孤獨」,決定退出「射箭界」,回歸到正常生活。
在之後平靜的日子里,BarnesIt找到了心儀的另一半並有了兩個可愛的孩子,還開了一家健身器材店。
但射箭始終是他心中的熱愛,於是在10年之後的2017年,他決定復出。通過刻苦的訓練,他也如願站在了東京奧運會的賽場上。
划船的諮詢師
澳洲的女子四人單漿項目在東京奧運會上拿下冠軍,順利斬獲獎牌。而划船的四名姑娘中,還有一名來自四大會計事務所的諮詢師。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名名叫Jessica Morrison的運動員,本職工作實際上是在永安會計事務工作了3年的一名諮詢師,去參加比賽之前還剛剛獲得了職務的晉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參加了8人賽艇項目的Tim Masters,同樣也是永安事務所的諮詢師。
▲圖片來源於網路
怎麼說呢…真的是既可諮詢,亦可賽艇。全都是牛人啊!
在澳洲奧運會的參賽隊伍中,還有很多像他們這樣的運動員。
退休之後依舊活躍在奧運會馬術賽場上的澳洲奶奶Mary Hanna,憑著66歲的年齡成為了賽場上最年長的選手。
▲圖片來源於網路
48歲高齡殺入女單32強,替澳出征奧運的華人乒乓球選手。
曾6次出征奧運,就住在墨爾本著名的華人區Box Hill。
▲(圖片來源:ABC News)
還真的是奧運選手隨時就可能出現在身邊,奧運精神也從來不會因為年齡受到限制。
……
以上這些運動員們,或許沒有真正意義上受過專業的訓練,憑藉著一腔的熱愛和刻苦,最終成功地站在了奧運會的賽場上。
不管成績如何,是否取得獎牌,從奧運賽場上回來之後,他們又會變回「普通人」,回到自己原本的工作崗位上。
不過在澳洲生活久了就能了解,澳洲人真的是把運動融入在生活之中。
而以上的結果或許在澳洲也不是個意外。
因為澳洲,是個全民運動的國家!
作為一個人口小國,澳洲之所以能成為體育強國,離不開無處不在的全民運動、大眾體育的環境和氛圍。
無論是什麼季節,什麼時間,大家都是趕著外出運動。
澳洲的學校也非常注意孩子的運動課程設計,
孩子從小就開始參与各式各樣的運動項目!
並把運動當成了無法放棄的一種興趣。
無論男女老少,運動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
街邊隨處可見的滑板少年,公園健身的老人,足球場上飛奔的孩子們,更別說常常的海岸線給水上運動愛好者們提供了完美的天然運動場。
所以即使是「散兵」,也能在奧運會這樣最高規格的國際賽事上取得不俗的成績,一點也不會令人驚訝。
但他們共同的特點是,都將運動作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並憑藉堅持與努力站在了奧運賽場上。
他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奧運精神——超越自我、挑戰極限、追求卓越。
澳洲人的運動細胞是真的特彆強!
也祝福今年所有的奧運選手們~~
*以上內容系網友AUS貝小主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