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乾的?紐西蘭多處地名被改成中文:「雞你太美公園、巴嘎King……」全球已淪陷

2024年10月01日 11:23

最近發現君準備搜下家附近的餐館點個外賣,

卻發現地圖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餐廳:「巴嘎king」。

帶著不解和好奇,點進去一看,發現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01、多地驚現「奇葩中文名」

從谷歌地圖上點入這家名為「巴嘎king」的餐廳的頁面,發現這其實是連鎖店「Burger King」餐廳,而讓人不解的中文名字,應該是來自某個人的惡作劇。

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在谷歌地圖上順著這個餐廳再往外「走幾步」,就會發現旁邊的公園,也有了讓人費解的中文名。

在「巴嘎king」餐廳的旁邊,Sunnynook Park的中文名字變成了「雞你太美公園」。

不僅是發現君,很多住在網友也發現了這個奇怪的現象,並在網上分享,大家找到了不少一看就不是官方命名的中文名字地點。

例如Mairangi Bay Beach被翻譯成了「麻辣雞海灘」,這個諧音還真是有點意思。

同理,Mairangi Bay Park也被改成了「麻辣雞公園」。

這些被改名的地點多在奧克蘭北岸,所以有華人網友說:「北岸的朋友很閑嗎?」

北岸的朋友是否閑不知道,但是不可否認是北岸是華人聚集區,所以出現概率大,也情有可原。

(Countdown) Mt Eden超市被直譯為了「倒數超市伊頓山店」,

倒也沒毛病,就是這個名字平時真沒有華人叫呀,乍一看,真的好陌生。

02、紐西蘭多個中文名「響遍華人社區」

在紐西蘭,華人們給本地地點起中文名字的情況一直存在,很多都成了華人社區共同認可的名字,也被標註在地圖上。

例如Hamilton被華人稱為「蛤蟆屯」。

奧克蘭的Western Springs Lake因為有不少鴨子,被華人叫做「鴨子湖」。

Muriwai Gannet Colony Lookout因為是觀鳥的好地方,所以被華人親切地叫做「鳥島」。

當然,還有奧克蘭大名鼎鼎的「倒霉路」Dominion Road。雖然其官方翻譯中文名為「多美路」,但是華人們日常用的最多的,還是「倒霉路」。

除此之外,奧克蘭的華人,還會戲稱Westgate為「西門口」等。

這些名字的風格都很簡單樸實,但又朗朗上口,不算是很「奇葩」。

03、全世界谷歌地圖都「淪陷」

其實除了紐西蘭,近期其他國家的地名也開始被奇怪的中文翻譯「攻佔」。

108公寓,被改為「墨爾本第一深情之家」。

的Woolworths被人改成「窩窩屎」,(超市內心OS:還是叫我倒數吧)。

例如德國、加拿大等國家陸續出現「雞你太美」系列。

「雞你太美」,名字取自近年來很火的年輕藝人蔡徐坤的歌曲《只因你太美》 —— 因為第一句歌詞的「只因」是連起來讀的,因此乍一聽像是「雞」。

後來這句話成為一個梗,在網上流行開來。

這個風潮是從何開始的,發現君無從考證,但是從網上的新聞資訊來看,

在2022年時,加拿大就開始出現將地名改為「雞你太美」系列的風潮了。

德國還驚現「章魚哥的自行車小鋪」和「柏林工大楊永信電療大廈」等。

法國超市Lidl改為「李豆」。

PENNY超市被改為「潘妮小賣部」,還挺接地氣。

無論是李豆還是潘妮,聽起來都像個有名有姓的中文名字。

「My Thai」餐廳被改為」埋汰餐廳」,這個押韻,還真有點「信達雅」那味道了。

這些名字修改,也逐漸變得越發離譜,例如在發布有人將殘障學生服務中心,改為「天貓超市」,把巴黎第六大學改為「嗦蚌大學」,就引發了吐槽。

04、玩梗需要有底線

對於這個現象,有些人覺得有趣,甚至還想親自去嘗試下。

也有網友覺得,修改公共地點,其實是不合適的。

「非常無語,自己跟朋友玩玩就算了,改地圖真的……」

「玩梗不要影響他人出行。」

「改改什麼籃球場,停車場就算了,改人家標誌性地方確實有些缺德。」

之前溫哥華的標誌性景點伊麗莎白女王公園(Queen Elizabeth Park)被改為「雞你太美女王公園」,這確實是有些不禮貌。

之前就有在日本的華人朋友,因為「學習院大學 西2號館」被改成了「蔡徐坤皇族大學」,在網上吐槽,因為擔心「有考生因此找不到考場」。

05、「改地名」背後的深層意涵

改地名現象看起來是在玩梗,如果深入去看,這裏面隱藏著很多新一代華人在國外居住生活時,關於身份認同等一系列議題的思考和反映。

強化文化歸屬感:華人

可能通過重新命名國外地名為自己文化中的名字,來表達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同時在陌生環境中找到熟悉感,也從而強化他們的文化歸屬感。

例如英國伯明翰中國城裡的「淑女街」。

一種「文化抵抗」:全球化推動了跨文化交流,但本土化也在發生。將國外地名修改為自己文化中的名字是一種「文化抵抗」,表明即便在全球化語境下,華人群體仍在通過語言和文化符號表現其本土文化的存在。

例如澳洲的Box Hill社區,隨著大量華人移民湧入,Box Hill逐漸被稱為「小上海」或「小香港」,並且許多商店、餐館、診所等標識都採用中文。華人通過中文招牌、傳統飲食以及文化活動,保持和延續著中國文化。

重建「想象共同體」:這個現象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想象中的共同體」建設,華人群體通過重新命名在陌生環境中構建一個象徵性文化領土,將本國文化嵌入海外空間,以增強群體的共同體意識。

例如在唐人街,在這個海外華人聚居區,華人通過中文商店招牌、路標、文化節日、傳統建築風格等方式,創造出一個獨特的文化空間。雖然身處外國,但是住在這裏的華人也會通過語言、文化符號和傳統風俗維繫著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想要傳播自己的文化情有可原,但是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如果給他人造成困擾和麻煩,就適得其反了。

*以上內容系網友會火自行轉載自發現紐西蘭,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