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闢蹊徑!越來越多的澳洲學生選擇不參加高考,通過這些途徑上大學
在澳大利亞,應屆高中生焦急等待他們的高考成績(ATAR,即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入學排名),也有許多學生正在尋找其他途徑,以便進入大學攻讀自己心儀的課程。
據教育部統計,2023 年入學的學生中,有 42% 使用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入學排名 (ATAR) 以外的標準進行入學。
根據澳大利亞教育部發布的《中學畢業后取得成功的途徑》(Pathways for Post-School Success)報告,參加高考畢業的12年級學生的比例已經從2017年的53%下降至2022年的42%。
學生們可以通過以下非高考途徑進入大學:
大學預備課程(UniReady)
銜接課程(bridging courses)
技校TAFE證書
成年學生申請
作品集入學(portfolio entry)
根據澳大利亞高等教育院校服務中心(Tertiary Institutions Service Centre,簡稱TISC)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西澳,ATAR參与率已跌至 28.08%的歷史新低,同時也是全澳最低。
每10個到達離校年齡的學生里,參加「高考」的竟然還不到3個人,不僅對廣大華
人來說匪夷所思,連不少澳洲本地教育專家都表示,這個數據「令人失望」。
據《時代報》早前報道,2019年維州有2072名12年級學生(佔VCE考生的4.1%)未參加VCE考試便順利畢業。
墨爾本東南區的私立學校Woodleigh School的12年級學生利蒙(Grace Learmonth),在意識到自己並不打算上大學且ATAR分數對她意義不大之後,決定放棄參加VCE考試。
現年17歲的利蒙經營著一家珠寶公司The Gracie Collection,她希望在完成12年級學業后,能夠專註于拓展自己的珠寶業務。
她表示,不參加VCE考試讓她能夠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學習,並騰出更多時間來經營生意。最近,她還開設了一個網站,並在網上銷售自己的珠寶作品。
儘管利蒙學習的是VCE藝術類科目,且免於參加VCE考試,但她仍需參加學校的畢業考試。她表示,如果將來改變主意,決定上大學,仍然可以通過其他途徑申請,但目前她打算先自己闖兩年。
吉爾德斯利夫-莫里斯 (EC Gildersleeve-Morris) 是珀斯科廷大學一名 20 歲平面設計專業的學生,他並沒有通過傳統途徑獲得錄取。
「這樣每個人都可以知道如何才能考上大學,並且真正快樂地學習,而不給自己帶來壓力。」
直到 11 年級與職業顧問交談后,吉爾德斯利夫-莫里斯女士才知道還有其他選擇。
在發現她的高中提供了 UniReady 計劃后,她覺得這個計劃可以讓她更好地為大學生活做好準備,並且不會給她帶來太多精神負擔。
「雖然我當然可以選擇其中任何一種,但這條路線 [UniReady] 讓我的生活好多了,因為我有時間呼吸新鮮空氣、做運動,以及做所有這些讓我快樂的額外事情,」她說。
「我很高興我這麼做了,因為它讓我為如何在大學里學習做好了準備,尤其是與 ATAR 課程相比。ATAR 課程非常嚴格。它們根本不像大學。」
選擇退出 ATAR 考試的學生
高中生無法完成 ATAR 的原因有很多,從家庭的特殊情況,到學習能力的差異,再到高中沒有提供合適的課程。
吉爾德斯利夫-莫里斯女士說,一些學生在標準化評估結構下表現出色,而其他一些學生「同樣有潛力」,但該系統並不適合他們。
「ATAR 也有點過時了。我覺得它需要以某種方式進行調整……它可能太難了,但我認為僅僅說 ATAR 就是你應該走的路有點太狹隘了,」她說。
人們還可以通過銜接課程、TAFE 證書、成熟年齡學生身份或通過作品集入學進入大學。
在維州的公立學校Templestowe College,大約20%的學生選擇不參加VCE考試。
該校與Swinburne University大學建立了合作關係,允許學生在沒有ATAR分數的情況下,報讀Swinburne University的所有課程。
Templestowe College的校長埃利斯(Peter Ellis)表示,學校將不參加VCE考試視為一種可行選擇。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能夠專註于自己的學習,而無需過度關注如何在VCE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些學生的學習負擔與參加VCE考試的學生相當,但他們能學得更多,同時面臨的壓力較小。
然而,西澳州教育部長托尼·布提(Tony Buti)堅持認為,獲得高考成績並順利高中畢業是進入大學的最佳準備。
他表示:「ATAR並不適合每個人,但我依然認為,如果你有能力完成ATAR,就應該挑戰自己。」
珀斯衛理公會女子學院(Methodist Ladies College)校長麗貝卡·克拉克(Rebecca Clarke)認為,高中教育體系正面臨十字路口,必須重新審視ATAR的未來以及如何將其作為大學入學的機制。她指出,現在許多大學已開設了不同的入學途徑,因此,僅依賴ATAR作為入學標準,可能已經不像以前那樣透明。
澳大利亞學生公平與成功中心(Australian Centre for Student Equity and Success)的約翰·菲力摩爾教授(Professor John Phillimore)則提到,並非所有學校都提供學生可能希望選擇的廣泛高考科目。
他補充道:「澳大利亞提供了許多第二次機會。因此,如果你在學校表現
不佳,並不意味著『你的生活就此結束,無法從事你想從事的職業』。還有其他機會。」
雖然專家和家長著急,但大部分同學不參加「高考」,其實也有他們的道理。
就比如,在西澳,很多收入不錯的工作,其實不需要大學文憑,上個TAFE或者高中畢業直接去做,也沒什麼問題。
還比如,有些同學雖然部分科目的成績不太理想,但有其他方面的特長,他們可以利用這個特長,進入相應的專業學府進修,確實也沒必要再在ATAR上浪費時間了。
(來源:ABC,圖片部分來源網路)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澳洲中學,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