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病例激增,一周近200人確診!世衛:不排除捲土重來可能性!澳洲華人胸悶氣短拖了半年?
胸悶、氣短、記憶力下降···
這些是不是最近你的寫照
聖誕期間大家都在忙著買買買
卻沒料到新冠又殺回來了…
01
維州夏季新冠病毒感染率激增,不排除捲土重來可能性
爬樓就氣喘吁吁,還患上了慢阻肺,不少人新冠痊癒后多多少少患上了「奇奇怪怪」的癥狀。
有些人開始懷疑自己是新冠後遺症,就跑去醫院的新冠康復門診看病。但收效甚微,畢竟如果是肺部遭受到「破壞性攻擊」,就如同堤壩被蛀孔了,想恢復是極難的。
隨著疫情的急性階段逐漸退去,「長新冠」正悄然成為我們生活中的隱形威脅。
那些看似已經「痊癒」的患者,不少人卻發現自己患上了各種難以解釋的健康問題——從爬樓梯就氣喘吁吁,到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還伴隨著慢阻肺等嚴重疾病。
原本準備慢慢地被「長新冠」折磨
結果「新新冠」又捲土重來
最新消息:新冠病毒感染正在全球範圍內激增
而且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很快得到改善
世衛組織還擔心,更嚴重的冠狀病毒變種可能很快就會出現。
世衛組織的瑪麗亞·范·克爾科夫在日內瓦對記者說:「新冠病毒仍然揮之不去,在所有國家流行。」
克爾科夫說:「來自世衛組織遍布84個國家的哨點監測系統的數據顯示,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的百分比在過去幾周里一直在上升。總體而言,檢測呈陽性的比例超過了10%。這一比例在不同地區的波動有所不同。在歐洲,陽性率超過 20%。」
美洲、歐洲和澳洲地區都出現了新的感染潮。
廢水監測表明:新冠病毒的流行
比目前的數字高出2到20倍
除此之外,澳洲的情況並不樂觀。最新的Covid監測報告顯示:維州目前的住院人數7天平均值達到了197例
比10月同期足足高出了59%
更令人擔憂的是,上報病例數量在過去一個月增加了44%。這些數據背後反映的是疫情防控的鬆懈,或者說,在經歷了長時間的「與病毒共存」政策之後,人們對病毒的威脅逐漸放鬆了警惕。
首席衛生官Clare Looker的講話充滿了警示意味:「簡單的措施往往能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你感覺不適,請待在家裡。」
這句話不僅是對每個人的善意提醒
更是一種嚴厲的責任呼籲
儘管目前流行的亞變種JN.1並未表現出更高的嚴重性,但其快速傳播的能力仍然引發了極大的擔憂。
Looker指出,及時接種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是抵禦重症最有效的方法。然而,免疫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減弱,許多人可能低估了這一點,以至於忽視了疫苗的加強接種。
衛生部門提醒,新冠的癥狀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可能包括流鼻涕、喉嚨痛、咳嗽、呼吸急促、發燒以及疲勞等。這些看似普通的癥狀,卻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健康威脅,尤其是對老年人、孕婦以及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02 癥狀不容忽視,假期前的每一步都可能至關重要
在澳洲,聖誕周期作為一年中最熱鬧的節日,從黑五一直到跨年結束,人們往往會舉辦家庭聚會、外出購物或旅行。
而這些活動無疑增加了病毒傳播的機會。特別是在養老院和醫院等高風險場所,交叉感染的可能性更是大幅上升。
Looker再次強調了戴口罩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去這些場所時。她的言論並非危言聳聽,而是基於科學數據的事實陳述。然而,從現實來看,許多人在防護措施上依舊鬆懈,這種態度不僅對自己,對他人也構成了潛在的威脅。
{疫情反撲,我們能做什麼?}
疫苗是防線,而不是選擇題。
不管你認為自己有多「健康」,疫苗加強針【相關閱讀:接種第三針疫苗 恐引發ADE效應】依然是抵禦重症的關鍵。如果你還沒接種加強針,趕緊行動吧!
口罩,千萬別覺得過時,那是責任的體現。
在超市、購物中心和高風險場所,佩戴口罩不僅能保護自己,更能減少病毒傳播。千萬別因為怕麻煩而讓病毒有機可乘。
癥狀不是借口,待在家才是解決辦法。
即使只是輕微的流感癥狀,也不要抱僥倖心理。節日的快樂可以推遲,但健康的損失卻可能無法挽回。
減少不必要的接觸,特別是對高風險人群。
探訪養老院和醫院時,請務必嚴格遵守防疫規定。「探望的禮物」可能是病毒,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承擔的代價。
回顧過去幾年,維州經歷了數次疫情高峰期,每一次的反彈都給醫療系統和社會運行帶來了巨大壓力。這些教訓告訴我們,在面對病毒時,任何輕視或僥倖心理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有人可能認為,當前的新增病例數相比早期疫情高峰微不足道。然而,疫情的影響並不僅限於確診人數。醫療資源的緊張、脆弱群體的健康風險,以及對社會經濟活動的潛在衝擊,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
關於新冠你以為結束了
其實只是開始
高福院士團隊在《柳葉刀》發布的一項基於74,075名中國受訪者的大規模調查,揭開了長新冠的真面目。研究表明,長新冠確實存在,而且患者數量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多。這一發現不僅填補了相關研究的空白,也為全球的長新冠防控和診療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持。
研究顯示,長新冠的主要癥狀包括:疲勞感(30.53%):感覺身體始終難以恢復,連簡單的日常活動都成了負擔。
記憶力下降(27.93%):大腦像蒙了一層霧,連最簡單的記憶也變得困難。
運動能力下降(18.29%):體力恢復明顯不如從前。
腦霧(16.87%):思維變得遲鈍,常常難以集中注意力。
更可怕的是,這些癥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還可能與神經退行性疾病、心血管問題等更嚴重的健康隱患相關聯。
感染次數越多,後果越嚴重
這項研究發現,感染次數顯著影響長新冠的嚴重程度。感染一次的患者中,疲勞發生率為24.85%,記憶力下降為18.11%,但多次感染者的癥狀發生率明顯更高。
正如高福院士所警告的:「感染次數越多,後遺症風險越高。」這無疑是對那些抱著「陽過就安全」想法的人的當頭一棒。
疫情的管理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更是每個個體的義務。無論是遵守防疫規定,還是主動接種疫苗【相關閱讀:專家爆驚人內幕:接種疫苗,你有更大的可能會死於病毒】,都是在為整個社會貢獻力量。正如Looker所言:「簡單的措施往往能產生巨大的影響。」
03
小編結語
隨著聖誕節臨近,我們不僅要為節日的歡愉做準備,更要為潛在的疫情風險未雨綢繆。在這個特殊的時刻,每個人的選擇都至關重要。疫情之下,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只有當我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迎接一個平安和諧的聖誕節。
溫馨提醒:保護自己,保護家人,維州的每一個人都在努力。而你,也在其中。
您怎麼看,歡迎留言評論。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大澳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