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中國人,澳洲這些詞語被禁

2024年11月30日 15:31

近日,(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簡稱ABC)推出了一項新政策,要求全體員工停止使用一些常見短語,例如「no can do」(無法做到)、「gone walkabout」(消失不見)以及「Chinese whispers」(亂傳話)。

作為最具影響力的公共廣播機構,ABC的這一決定引發了廣泛關注和討論。政策背後的原因指向公司內部長期存在的種族歧視問題。此舉不僅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希望通過語言規範提升公共媒體的包容性,為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樹立榜樣。

從內部審查到政策出台:語言禁令的緣起

ABC於今年年初展開了一次全面的審查。結果顯示,在接受調查的120名員工中,僅一人表示未曾直接經歷過種族主義,但絕大多數員工承認,公司內部確實存在「系統性」的種族主義現象。

針對審查結果,ABC於今年7月啟動了名為「包容性團隊規劃」的專項項目,旨在通過政策和文化變革營造一個更加包容的工作環境。此次禁用部分帶有種族暗示的常用短語,正是這一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圖片來源:The Australian)

為了配合政策實施,ABC要求全體4000名員工在11月底之前完成一門「構建包容性文化」的強制性培訓課程。課程時長75分鐘,重點在於教育員工識別和避免使用可能冒犯特定種族群體的語言,並提供更包容的替代表達方式。

例如,以下短語被列為禁用,並提供了替代建議:「Chinese whispers」應改為「misinformation」(誤傳);

「gone walkabout」應改為「absent」(缺席);

「no can do」應改為「I can』t help」(我幫不了)。

(圖片來源:Skynews)

歷史淵源與種族暗示:為何禁用這些詞彙

語言作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歷史背景和社會含義往往比表面意義更加深遠。此次被禁用的短語中,「Chinese whispers」和「no can do」尤為引人關注。

Chinese whispers:以訛傳訛的背後歧視「Chinese whispers」字面意思為「中文耳語」,本義是指一種傳話遊戲,但其隱含的種族暗示卻不容忽視。

該短語起源於19世紀英國航海業興盛時期。當時,大量勞工被雇傭在英國商船上工作。然而,由於語言障礙,中國勞工在傳遞指令時常出現誤解。這種現象被部分英國船員用來嘲諷中國勞工的能力不足,並衍生出「Chinese whispers」這一帶有明顯歧視意味的表達。

儘管該短語在現代使用中更多指「信息失真」或「以訛傳訛」,但其歷史背景和潛在冒犯性仍然存在。因此,ABC決定將其列入禁用清單,以避免對華裔群體造成無意的傷害。

(圖片來源:Skynews)

No can do:語言背後的文化嘲弄

「no can do」直譯為「不能做到」,是一個在英語國家中廣泛使用的短語。

然而,根據美國NBCU Academy的研究,該短語在19世紀末的美國,常被用作白人對英語能力的嘲笑。由於句法結構與中文表達習慣相似,這一短語被美國白人用以諷刺中國移民的「蹩腳英語」,其歧視性不言而喻。

鑒於這些短語的歷史背景和潛在含義,ABC希望通過禁用這些詞彙,向公眾傳遞出更為尊重和包容的文化信號。

政策實施的難點與爭議

作為一家公共廣播機構,ABC的主要職責是向全國觀眾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和節目。語言禁令的推行不可避免地對節目的內容創作和表達方式帶來一定的影響。

一些員工擔憂,這種嚴格的語言規定可能會限制創作者的表達自由,甚至影響節目內容的豐富性。一位內部人士在接受《澳大利亞人報》採訪時表示:「如果我們對語言實施禁令,這可能會對內容創作產生嚴重影響。媒體需要反映社會現實,而某些語言禁令可能讓表達變得不自然。」

(圖片來源:ABC)

此外,部分員工對培訓課程的實際效果也持懷疑態度。他們認為,僅僅通過語言規範並不足以根除種族主義問題,更深層次的文化變革需要時間和更全面的努力。

ABC的包容性承諾:從語言到行動

儘管政策推行面臨挑戰,但ABC高層明確表示,公司將繼續致力於打造一個安全、包容和尊重的工作環境。除了語言規範之外,ABC還通過多樣化的文化活動進一步推動包容性文化建設。

本周,ABC在Ultimo辦公室舉辦了「跨性別者紀念日」活動,並通過直播向全國觀眾傳播。

(圖片來源:Skynews)

活動由員工團體ABC Pride發起,旨在紀念已故的跨性別和多元性別人士,活動現場還包括表演環節和主題討論。這一活動得到了公司管理層的全力支持,也展現了ABC在多元文化領域的積極態度。

(圖片來源:ABC)

公共媒體的社會責任:ABC的表率作用

ABC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公共廣播機構,其行動往往具有引領社會風尚的作用。此次政策調整不僅是為了內部員工的文化規範,也希望向更廣泛的社會傳遞包容和尊重的信息。

(圖片來源:ABC)

在一個多元文化和多族裔共存的社會中,語言的使用不僅影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直接反映了社會的價值取向。ABC的新政策希望以「微言大義」的方式推動公眾對語言敏感性的關注,為多元文化社會注入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結語

儘管政策推行過程中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ABC在倡導包容性文化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作為公共媒體的代表,其行動也為其他機構提供了借鑒。通過這項政策,ABC希望激發全社會對語言、文化和包容性的更多思考,從而為構建更加和諧的多元文化社會貢獻力量。

*以上內容系網友YOYO丫米自行轉載自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