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罕見緊急應對:小行星或撞地球,堪比通古斯大爆炸
這聽起來像是一部末日科幻電影中的恐怖場景,但全球各大航天機構已經罕見地做出緊急決定,多國行星防禦空間機構行動,包括聯合國首次動用《星行安全協議》來應對。
因為一顆被稱為「城市殺手」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幾率正在上升。
天文學家預測,小行星2024 YR4目前有1/43(2.3%)的概率在2032年與地球相撞。
隨著風險增加,一個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已經獲得使用詹姆斯·韋布太空望遠鏡(JWST)的許可,以確定這顆小行星可能造成的破壞程度。
研究人員將利用JWST測量2024 YR4的精確尺寸,並對其軌道進行最終計算。目前的最佳估計表明,這顆小行星直徑可能達到90米(300英尺),大小與紐約的自由女神像或倫敦的大本鐘相當。
更令人擔憂的是,它的撞擊威力可能與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相當。當時,一顆小行星在西伯利亞上空爆炸,夷平了約2150平方公里(830平方英里)的森林。
2024 YR4最早於去年12月底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的「地球撞擊小行星最後警報系統」(ATLAS)在智利的觀測站發現。
即便當時的碰撞概率僅為1.3%,它仍然被認為是對地球最具威脅的小行星,並迅速登上了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的小行星風險名單。
按照目前的估算,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可能達到90米(300英尺),如果撞擊地球,將會造成嚴重破壞。然而,早期的尺寸估計可能並不准確。
為了確定一顆小行星的大小,科學家通常會使用強大的望遠鏡測量其表面反射的光。然而,雖然一般來說,較大的小行星反射的光更亮,但這並不總是絕對的。
歐洲航天局(ESA)的一位發言人解釋道:「2024 YR4 可能只有40米(130英尺)寬,但表面高度反光,也可能是90米(295英尺)寬,但反光度較低。」
此外,即使是地球上最強大的望遠鏡,也必須透過地球大氣層觀測太空目標。就像在水底觀察物體一樣,大氣會折射和扭曲光線,使得準確測量變得更加困難。
JWST能夠克服這些問題。由於它位於距離地球約150萬公里(100萬英里)遠的太空中,可以避免地球大氣層的干擾,獲取比單純反射光測量更豐富的信息。
JWST的紅外感測器還能探測小行星的熱輻射,而這比僅依賴可見光反射更能準確推測其真實大小。這些數據將幫助地球的行星防禦機構決定是否需要採取措施改變其軌道,以避免潛在的災難。
ESA發言人指出:「全球天文學家正在使用強大望遠鏡儘可能精確地測量這顆小行星的軌道。但僅僅知道它的軌道還不足以判斷它的撞擊影響究竟有多大。」
他補充說:「確定2024 YR4的尺寸至關重要,因為一顆40米的小行星和一顆90米的小行星帶來的威脅完全不同。」
如果2024 YR4撞擊地球,預計其爆炸威力可達1500萬噸TNT當量,相當於二戰末期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威力的100倍——那次爆炸導致10萬至18萬人死亡。
根據目前的估算,小行星的衝擊波可能摧毀撞擊點方圓2英里(約19公里)內的建築物,並造成嚴重傷亡。然而,從全球尺度來看,這種影響仍然只是「局部災難」,不會引發滅絕級事件。
相比之下,如果直徑500米的小行星「貝努」(Bennu)撞擊地球,它將揚起足以引發「撞擊冬天」的塵埃層,導致全球氣溫下降4℃(7.2℉)。
JWST將對這顆小行星進行兩次觀測,以獲取更多數據。
第一次觀測將在3月進行,屆時小行星的亮度達到峰值。
第二次觀測定於5月,這是科學家在2028年小行星回歸之前最後一次觀察它的機會。
通過這兩次觀測,科學家可以研究小行星在接近太陽后的溫度變化,並進一步優化對其軌道的預測。
ESA的科學家團隊將使用JWST的「主任自由時間」(Director’s Discretionary Time)進行觀測,這是一種專門用於緊急和時間敏感任務的特別觀測時段,總共不會超過4小時。
ESA還表示,所有與2024 YR4相關的數據都將向公眾開放,以便全球科學界共同研究這一潛在威脅。
儘管目前的預測表明撞擊風險很小,但科學家們仍然不敢掉以輕心。他們的最終目標是確保地球的安全,並在必要時採取適當的行星防禦措施,以避免災難性後果。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華人生活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