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澳洲人出逃,全部湧向日本

2025年02月18日 18:23

據News新聞2月17日報道,目前,的年輕人正以創紀錄的數量背棄自己的國家,似乎看來:夢已破碎。

電影《城堡》講述了一個工薪階層家庭為保住自己的房子而鬥爭的故事,而現實中,許多人也在為此奮鬥著。

但從新的數據來看,現實並不樂觀。

對於普通人來說,買房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越來越多的澳洲夢破碎。

如今,他們選擇跨越大西洋來逃避住房危機。

成為熱門移民目的地,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

最新數據顯示,日本超越美國,穩固了其在海外度假目的地前三的位置。

房價差異也尤為突出。

與澳洲普遍出現的住房短缺相比,日本人口減少不少淪為「空屋」,而這些房屋價格,僅需澳洲房價的一小部分,且對外國買家沒有限制。

出生的 Jaya Thursfield和他的日本妻子 Chihiro選擇在日本定居。

Thursfield說:「看看我們想居住的地區(澳洲)的物價,那裡的物價實在太貴了。」

於是,他們在東京以北約一小時車程的茨城縣買下了一座農舍。

這棟豪宅佔地1800平方米,主樓面積250平方米,設有三間卧室、一間浴室和一間客房。

售價30,000,僅為815,000中位房價的一小部分。

不過,它也需要一些修繕。

這對夫婦已經花費了大約25萬澳元來讓這個地方煥然一新。

他在自己的YouTube頻道Tokyo Llama上記錄了整個過程也因此擁有近25萬訂閱者,成為了熱門頻道。

他說,當地人非常熱情,向他們出售自家農場的農產品,並借給他們車輛供他們出行。但他承認,語言障礙需要時間才能克服。

來自塔州的廚師Steve Cunningham也娶了一名日本女子,但他們的舉動更多的是出於商業原因。

「我們想開一家鄉村貓咖,」他說。

在澳大利亞一家銀行拒絕了他們的貸款申請后,他們決定離開澳洲。

就這樣,他們發現了東京北部長野的森林,這裏的氣候和景觀與塔州很相似。

他們對這處房產幾乎一見鍾情。

盡避這棟房子已經荒廢了50年,但它坐落在一公頃優質土地上,可以用來種植農產品。

Cunningham夫婦投資了42,000澳元,然後又投資了68,000澳元進行翻修,包括前面的一個小型停車場。

同樣,Cunningham先生也在他的YouTube頻道Real Rural Japan上記錄生活。

他說,今年四月,他的夢想終於要實現了。

「我們的貓舍擴建工程已接近尾聲。我從澳大利亞帶回了貓,我們還收養了附近13隻流浪貓。」

38歲的Tayler Paulsen和她39歲的丈夫Neil Denize在日本以110,000澳元的價格購買了一間設備齊全的12間卧室小屋,並將其改造成滑雪度假村。

Paulsen表示:「來日本之前,我們已經在塔州和紐西蘭投資了。」

「即使進行了這些投資,也難以在市場上立足。每天拚命工作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未來。」

26歲的Kate Paliaga和34歲的James Fabre也選擇定居日本。

但他們的生活並非一帆風順。

對這對夫婦來說,最大的障礙之一是簽證。

雖然外國人在日本購買房產沒有簽證或居留要求,但擁有房產並不會自動獲得簽證或公民身份。

「盡避你可以買房,但開設銀行賬戶或購買汽車也很困難,」她說。

「因此,除非你因其他原因擁有居住權,否則尋找住所可能會很困難。」

設計師兼旅行博主 Lia(她要求匿名)從畢業后移居日本。

得益於她蓬勃發展的可持續時尚品牌tokyokaleidoscope和旅遊博客Ryokan Wanderings,Lia和她的丈夫在東京相對不太容易進入的房地產市場中佔據了一席之地。

2023年,這對夫婦以約5萬澳元的價格在東京山上購買了另一處房產。

雖然Lia熱愛鄉村生活方式,但她承認融入社區可能會很困難。

Lia說,「當你不會說當地語言或不了解日本社區的特性時,融入當地社會就會很困難。」

「城鎮或村莊的許多居民都是一起長大的。你永遠都是局外人。」

Lia通過她的朋友 Emil Gorgees購買了這處房產,他是RealEstate.jp的創始人,該機構位於東京,致力於幫助外國人找到他們夢想的家園。

「你可能聽說過,這些漂亮的房子與在澳大利亞購買的價格相比幾乎不值一提,」Gorgees說。

「但這些房產需要做很多工作,你必須僱人來管理。更不用說裝修了。」

盡避如此,他表示,此次曝光將吸引更多的澳大利亞人前往日本。

他說:「現在它已經引起了所有人的關注,歸根結底,這是有原因的。」

「在日本買房很划算。」

來源:看看土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