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女子被診斷胰腺癌忍痛化療一年,竟是誤診…
誤診…
據Herald Sun報道:一名澳洲女子被醫生告知她患上了胰腺癌,只剩4到6個月的生命。
她立即開始接受化療,還自費服用昂貴的試驗性藥物。
結果,一年多后,她依然還活著,這讓她的醫生感到非常震驚。
最終,她前往墨爾本進行一次核醫學成像檢查,才發現自己被誤診了!
她得的根本不是胰腺癌,而是另一種可以治療的癌症!
而真正拯救她生命的,是一種新興的精準醫療技術——治療診斷學(Theranostics)。
現年62歲的Lynda Dunstone在2012年被醫生診斷為胰腺癌,並被告知她的生命只剩4到6個月。
她立即開始接受姑息性化療,同時服用了一種試驗性藥物,每月費用高達3000澳元。
幸運的是,她的病情穩定超過一年,
藥廠最終出於「人道考慮」,為仍然存活的患者免除了藥費。
但問題是,她活下來了,可醫生卻不知道她是如何活下來的。
15個月過去了,她仍然活著,但病情依然不明。
這時,她聽說墨爾本有一種「核醫學影像」技術,是癌症診斷的金標準,於是決定一試。
結果,檢查發現她根本不是胰腺癌,而是神經內分泌癌!
在誤診的兩年間,她的腫瘤已經擴散,
但幸運的是,她最終接受了治療診斷學(Theranostics),成功控制了病情。
Dunstone說:如果沒有治療診斷學,我可能已經去世。
它拯救了我的生命,讓我重獲新生,
以前我每天都在想著自己可能下周就會死,但現在我能計劃未來了。
我很幸運,能定期接受這種掃描,
但在澳洲,還有很多患者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
治療診斷學(Theranostics)是一種結合診斷+治療的新型癌症療法。
它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放射性藥物,讓其精準鎖定癌細胞,
在成像的同時進行靶向治療,而不會傷害健康細胞。
相比傳統化療,這種方法更精準、更安全,副作用更小。
目前已廣泛用於前列腺癌、神經內分泌癌、甲狀腺癌、兒童癌症和白血病等。
但這種療法有個關鍵問題——它需要在生產後24小時內完成給葯,否則藥效會衰減。
因此,澳洲必須擁有本地生產能力,才能讓患者及時獲得治療。
目前,澳洲每年有16萬人確診癌症,但全澳只有一座核醫學製造廠,位於悉尼Lucas Heights。
這意味著很多患者即使知道這種技術,也未必能用得上。
因此,醫生和患者們正在呼籲政府設立5億澳元的 「核醫學基金」,
以擴展本土生產能力,讓更多澳大利亞患者受益。
製藥公司Telix Pharmaceuticals剛剛發布的一份新報告,
向政府和監管機構提出五項了建議,推動治療診斷學的研究和生產。
Telix集團首席醫療官David Cade博士表示:全球癌症治療正在迎來一個 「最激動人心、最充滿希望的時代」,
但如果澳洲不投資相關醫療基礎設施,可能會錯失這次機遇。
癌症患者的數量正在增加,我們必須擴大能力,以應對未來的需求,
這不僅關乎技術進步,更關乎生命的延續。
來源:news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