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越來越不靈光?研究說跟吃這些食物有關

2025年03月31日 18:35

一項來自邦德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飲食中若長期攝入大量加工食品,如肉派、漢堡、香腸、薯片、罐頭、蛋糕、調味乳飲料等,與阿爾茨海默症(AD)發展存在明確關聯。

研究者指出,「方便但高加工」的日常食品,可能正在悄悄影響我們的腦部健康。

日常高頻攝入加工肉類(如火腿、香腸、腌肉)、高油炸食品(如炸魚、薯條)以及高糖零食,會顯著增加老年痴呆症的發病風險。

即便是紅肉和,在該研究中也被列為可能加重病情發展的因素之一。

不過,好消息是,飲食結構的調整可能幫助降低風險。

研究同時指出,每日攝入富含營養的天然食物,例如、番茄、胡蘿蔔、西蘭花、草莓、香蕉、蘋果、堅果和綠葉蔬菜等,可能對預防或延緩阿爾茨海默症發展具有保護作用。

也就是說,改變飲食習慣,有望成為對抗這一疾病的「第一道防線」。

研究團隊通過比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與健康人群的飲食模式,發現前者的膳食結構中普遍存在食品種類少、加工程度高的特徵。

截至2024年,澳大利亞已有超42萬人被診斷為患有痴呆症,其中阿爾茨海默症為最常見類型。如果沒有醫療突破,這一數字預計將在2054年翻倍,超過81萬人。

更令人關注的是,「年輕型痴呆症」患者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甚至包括30、40多歲的人群。

*以上內容系網友Max說自行轉載自吃飯吧,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