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8連震!凌晨大地震動!5.1強震突襲,驚醒數千居民 “整棟樓在晃”
進入2025年以來,地球似乎變得格外 「活躍」。
全球接連發生多場強震,很多「地震雷區」都進入了歷史活躍期,不禁讓人惶恐:末日級的地震災難是不是真的正在逼近?!
美國西海岸1天8連震
就在4月25日凌晨,美國西海岸彷彿被一隻無形的巨手猛烈搖晃,短短一天內竟連續發生了8場地震。
這次地震群發生在德克薩斯州西部,接近新墨西哥州邊界一帶,最新一次是在當天上午8點43分,震級3.3級。
但在凌晨4點左右,同一個地方就已經發生了一場3.1級地震,此後出現多次餘震,規模都在2.5級左右。
僅僅25日這一天,美國西海岸就地震了8場。德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阿拉斯加州、加利福尼亞州等地區,都未能倖免地震的侵襲。
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的數據,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些令人膽寒的震動。
而這並非偶然現象,近期美國西海岸的地震活動愈發頻繁,其斷層活動呈現出異常活躍的態勢。
地質專家們憂心忡忡地預測,在未來50年內,這裏極有可能爆發高達9.0級的強震。一旦這場 「世紀大地震」 來襲,西雅圖、舊金山、溫哥華等眾多城市的超2300萬人口都將直面巨大威脅。
從地質構造來看,美國西海岸處於板塊交界處,複雜的板塊運動不斷積累著能量,為地震的頻繁發生埋下了伏筆。
地震學家露西?瓊斯發出了嚴肅警告:目前該斷層已進入新的活躍周期。
據三維地震模擬數據推測,若震中位於此,劇烈震動將持續90秒以上,洛杉磯市中心的高層建築會面臨嚴重的結構性損毀風險,老舊磚混建築的倒塌概率更是高達60%。
倘若惠蒂爾斷層線同時斷裂,經濟損失預估將突破2890億美元,這幾乎相當於加州全年GDP的10%。
加拿大BC凌晨大地震動
無獨有偶,在4月21日凌晨5點半左右,加拿大BC哈迪港也經歷了一場大地的震動,4級規模的地震讓當地居民心有餘悸。
實際上,在2月21日下午,BC省沿海地區還發生過一次更強烈的地震,震源距離溫哥華市區約50公里,溫哥華地區震感持續約34秒,觸發了加拿大地震局的預警系統。
該區域同樣處於板塊活動較為頻繁的地帶,地質條件複雜,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得地震風險長期居高不下。
悉尼5.1強震突襲,驚醒數千居民
而在南半球的悉尼,也未能逃脫地震的驚擾。4月23日凌晨,悉尼遭遇了一場5.1級強震的突襲,這一震級瞬間驚醒了數千居民。
不少居民驚恐地發現,整棟樓都在劇烈搖晃。據報道,此次地震發生在凌晨,震中位於Hunter River沿岸的Singleton。
強烈的震動使得從Warners Ba到悉尼的Wentworth和Liverpool等地都有明顯震感。居民們在睡夢中被驚醒,許多人驚慌失措,以為 「建築物要倒塌了」。
這是悉尼近年來遭遇的較為強烈的一次地震,上一次Newcastle發生5.1 以上地震還是在1989年,當時造成了14人死亡。
日本南海海槽地震風險上升至80%
除了上述地區,日本也面臨著嚴峻的地震威脅。日本南海海槽大地震預測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日本南海海槽位於太平洋板塊、菲律賓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地質活動極為頻繁。
日本政府專家會議於3月31日公布最新南海海槽大地震風險評估報告,預測未來三十年日本發生南海海槽大地震的概率已經從70%大幅提升至80%,最壞情況下將導致29.8萬人直接死亡,235萬棟建築全毀或燒毀。
更早前,韓國媒體也有預測,相模海槽可能導致日本首都圈發生強震。若震源在東京正下方,預計超450萬人無家可歸。
地球的頻繁震動,無疑是大自然向人類敲響的警鐘。無論是美國西海岸、加拿大BC省,還是悉尼、日本,這些地區的地震事件都提醒著我們,地震災害隨時可能降臨,其帶來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
對於生活在地震頻發地區的人們來說,提高地震防範意識、做好應急準備至關重要。
政府和相關部門也需要進一步加強地震監測、預警系統建設,提升城市基礎設施的抗震能力,完善應急救援預案,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畢竟,在大自然的強大力量面前,人類唯有做好充分準備,才能更好地應對可能到來的災難。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澳洲紅領君,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