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大利亞東海岸外,有一座幾乎與世隔絕的火山島——豪勛爵島(Lord Howe Island)。
這裏人跡罕至,遊客嚴格限制,原本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然而,近20年來,海鳥研究者詹妮弗·拉弗斯博士(Dr. Jennifer Lavers)每年都會帶著團隊造訪,卻目睹了一場悄無聲息的災難:海鳥體內的塑料越來越多,甚至可以從外按出「咔哧」聲。
778片塑料:一隻雛鳥的絕望記錄
拉弗斯博士長期研究黑腳水薙鳥(flesh-footed shearwater,又稱羊鳥)。
曾經鳥體內僅有零星塑料,如今幾乎每隻鳥的胃裡都能找到五十片以上塑料碎片。
上個月,一隻年僅80天的雛鳥體內竟發現778片塑料,創下歷史新高。
她說:「這些鳥像是地球的『哨兵』,它們的凋亡,是人類塑料污染的縮影。」
政客親歷:一夜間的憤怒與羞恥
在2024年澳大利亞大選期間,拉弗斯博士邀請了長期朋友彼得·維什-威爾遜(Peter Whish-Wilson)前來親眼目睹。
他在沙灘上協助科學家進行「洗胃」實驗——將管子插入鳥喉,以水沖洗胃部,塑料瓶蓋、煙蒂、傢具螺絲等令人震驚的垃圾隨之嘔出。
「我感到憤怒、悲傷和羞恥,」他說,「我們正在輸掉這場塑料戰爭。」
不是回收問題,是源頭問題
澳洲人每年製造超過50公斤塑料垃圾/人,但回收率卻停滯不前,僅為12.5%。
回收業者表示,問題不在於「收不回」,而在於企業不願使用再生塑料。
為此,澳洲議會正在討論「循環經濟法案」,學習英國經驗——強制塑料含30%再生材料,否則罰款。
轉折來了嗎?
聯合國正推動一項全球性條約,力求遏制塑料污染。
維什-威爾遜希望,新一任環境部長默里·沃特(Murray Watt)能帶領澳洲在國際舞台上發聲,推動改革。
「每一個看過那場景的人,都不會再視而不見。」他說。
這場戰鬥,從來不僅關於一隻鳥。
*以上內容系網友Danny在澳洲自行轉載自星尚澳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