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在美外國人匯款將被徵收5%重稅」的傳聞在各大社交媒體和華人社區引發廣泛關注與不安。不少文章稱美國政府將從即日起對所有移民向海外匯款徵稅,引發大量誤讀和恐慌。
實際上,這項匯款稅確實存在,但並非立即生效,也不是5%。而是作為財政法案的一部分,于近期在眾議院 narrowly 通過,擬於2026年起以3.5%的稅率正式施行,並僅適用於「非美國公民」。
根據眾議院已通過的《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財政法案,美國政府計劃對在美非公民個人將資金匯往海外時徵收一項「匯款消費稅」(Excise Tax on Remittance Transfers)。
不過需要明確三點:✅ 該法案尚未成為正式法律:目前僅由眾議院通過,接下來還需提交參議院審議,並由總統簽署方可生效。
✅ 稅率為3.5%,非傳言中的5%:原提案確實為5%,但在眾議院審議過程中被修改為3.5%。
✅ 正式生效時間為2026年1月1日,並非立即執行。
根據法案草案及專業會計師解讀,以下人群在使用銀行、電匯或第三方機構向海外匯款時,將被徵收3.5%稅費:
持有工作簽證(如 H-1B、L-1)在美國工作的外國人;
持有學生簽證(如 F-1、J-1、OPT)的在美留學生;
綠卡持有者(即永久居民,尚未入籍者);
其他持有 DACA、TPS、庇護等非公民身份的個人;
所有沒有美國公民或國民身份,但居住於美國、使用正規金融機構匯款至海外的自然人。
簡言之,只要不是美國公民或美國國民,未來從美國匯款至海外個人賬戶時,都會被徵收這項稅。
法案同時設有豁免條款:美國公民(U.S. Citizens)與美國國民(U.S. Nationals)不適用該稅,前提是他們使用了經認證的「合格匯款服務提供商」(qualified remittance provider)。
其中,美國國民還包括部分出生於美屬領地的居民(如美屬薩摩亞人)。
該項稅由匯款服務提供機構(如銀行、電匯平台、MoneyGram、Western Union等)在匯款發生時直接扣除,並由機構按季度上繳財政部。
舉例說明:一名持 H-1B 的工程師從美國匯出 $1,000 美元給海外父母生活費,實際到賬將為 $965,$35 作為稅款。
一名F-1學生從打工收入中寄 $2,000 美元回國給家人支持生活,需繳納 $70 美元匯款稅。
注意,此稅為強制徵收,個人無法自行申報或豁免。
儘管法案未指明任何族裔,但由於亞裔群體(尤其是東亞和南亞裔)在美留學生、技術移民、醫療從業人員中的比例較高,這項政策將實質性影響印度移民和數百萬華人家庭。
根據印度儲備銀行的數據,美國是印度最大的匯款來源國,2023-24超過 330 億美元。美國有超過 446 萬印度人居住在美國。 美國匯款在匯款流入總量中所佔的份額急劇上升,從 2016 年的 22.9% 上升到2020-21的 23.4% 和2023-24的 27.7 %。
對於華人家庭來說,那些在中國大陸有直系親屬需匯款供養的工作簽證持有者;打工期間有回國匯款需求的學生;尚未入籍的華人綠卡持有者;有房產、儲蓄或贍養責任在海外的在美移民群體,未來在進行跨國家庭理財或財產安排時,需要特別考慮該稅帶來的成本與合規義務。
目前,這項稅收仍處於立法進程中,本周剛剛在眾院以215票對214票通過法案;而參議院審議表決還不確定時間,即便參議院通過後還需等待總統簽署,如果一切按照目前的計劃,這項匯款稅將從2026年起生效。
不過這項規定也存在很多法律風險。比如部分國家認為該法案違反了雙邊避免雙重徵稅協議,損害其公民在美合法工作的權益。
在昨天,墨西哥外交部長德拉富恩特就表示,針對美國眾議院提出的對僑匯徵收附加稅提案,墨政府將採取「最強有力的政治和法律手段」進行抵制。
薩爾瓦多也對該提案表示嚴重關切,因為僑匯占其GDP的約25%,約80億美元。該國擔心匯款稅可能導致僑匯減少,進而影響經濟穩定。
除此以外,包括瓜地馬拉, 宏都拉斯,尼加拉瓜,菲律賓和印度在內都表示該政策恐影響本國經濟。
*以上內容系網友指點山河自行轉載自華人生活網,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