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澳洲買房有多難?年輕人說:「工資趕不上房價,根本買不起!」年長者則說:「我們當年也不容易,靠自己拼出來的。」
這場「買房到底是誰更難」的代際拉鋸戰,在2025年又被推上了熱議榜。
澳洲貸款平台Lending Loop最近在街頭隨機採訪了一些退休的長者,想聽聽他們會對如今還在為買房發愁的年輕人說點什麼建議。
一位大叔毫不猶豫地說:「存錢!趕快存夠首付,早點買房,別再租了。租房純屬浪費啊!等你老了你會發現,有房住、不交房租的日子差太多了。」
他說自己30多歲買的第一套房,「當年大家買的都是最簡單的房子,沒有地毯,沒有窗帘,沒有車道,沒有花園,就是個殼子,之後全靠自己慢慢布置。」
另一位阿姨則鼓勵年輕人搞點「副業」:「別只靠死工資,盡量去做一些有獎金、有提成的工作。別滿足於『有工資就夠』,你要想的是怎麼『掙更多』。」
有人也建議,房子買下來后也別「打腫臉充胖子」,傢具可以先用二手的、別動不動就網購高端品牌。
還有一句很接地氣的話:「別老往外跑吃飯了,外食真的是個無底洞。」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建議可給。
一對上了年紀的夫婦在鏡頭前坦言:「我們真說不出啥建議了,現在這代人要買房確實比我們當年難太多。」
這位女士嘆氣說:「我真的很同情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敢跟他們說『加油就能買房』呢?」
這場關於「到底是誰更難買房」的爭論,其實從未停歇。
千禧一代和Z世代普遍認為,工資漲得慢,房價卻飛快飆升,日子越來越難。而許多「嬰兒潮一代」(Baby Boomers)則覺得,年輕人現在享受太多,不願意像他們當年一樣省吃儉用攢首付。
為了搞清楚真相,今年澳媒news在一項名為「Great Aussie Debate」的全國性民調中,專門設置了一個問題:「你覺得嬰兒潮一代買房是不是比現在容易?」
這項調查共吸引了超54,000名澳人參与,結果顯示:超過66%的人認為「Boomers的確更輕鬆」,因為當年的房價與工資水平更接近。
來看看數字怎麼說——1994年,澳洲首府城市的平均房價約為13.3萬澳元,而當時的年薪是2.7萬澳元左右,也就是說房價是工資的4-5倍。
而到了2025年,全國平均房價已經飆升到100多萬澳元,而年薪卻僅10萬左右,房價相當於年薪的10倍。
你就說,難不難!
不過,也有42%的受訪者表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難處」,認為無法簡單比較;
還有17%的人覺得,「年輕人就是不願意像我們那樣做出犧牲,才覺得買房難」。
無論你站在哪一方,現實是:在澳洲,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依然是很多人心中最實在的夢想。
但要不要為了這個夢想放棄生活質量、忍受長年存錢的壓力,答案就因人而異了。
你怎麼看?在2025年的澳洲,買房真的比過去難很多嗎?你是否願意為了房子做出犧牲?
*以上內容系網友風平浪靜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