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澳洲時隔多年再次出現這種傳染病例!一男子死亡!無特效藥

2025年07月04日 15:02

大家小心

7月2日本周三,衛生部證實,一名50多歲的新州男子感染了蝙蝠狂犬病毒(Australian bat lyssavirus),送往醫院搶救,性命堪憂。

結果第二天,就報道該男子醫治無效身亡。

這是新州首次報告該病毒確診病例,同時也是全澳第4例此前3例也均死亡。

第4例患者來自新州北部,據稱幾個月前曾被蝙蝠咬傷,並在當時接受了治療。

新州衛生部健康防護部門主管Keira Glasgow表示,這種病毒是在被攜帶病毒的蝙蝠咬傷或抓傷後進入人體,並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

她說:「這是一起非常悲痛的案例。」

「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調查是否還有其他暴露途徑或因素導致了患者的病情發展。」

Glasgow指出,雖然2024年澳洲共有118人因被蝙蝠咬傷或抓傷而接受醫療檢查,但這是新州有史以來首個蝙蝠狂犬病確診病例。

她也強調,儘管蝙蝠狂犬病毒傳染給人的情況極其罕見,但一旦發生,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式。

據悉,澳洲蝙蝠狂犬病毒屬於狂犬病毒家族,主要存在於狐蝠、水果蝙蝠和部分食蟲小蝙蝠體內。

感染蝙蝠可能通過唾液將病毒傳播給其他蝙蝠、哺乳動物以及人類。

雖然不是所有蝙蝠都攜帶這種病毒,但問題在於,普通人無法分辨蝙蝠是否攜帶了病毒。

有些蝙蝠外表看起來很正常,但體內唾液也可能攜帶病毒,因此大家要小心。

新州衛生部特別提醒,普通人千萬不要試圖觸碰任何受傷或困在地上的蝙蝠。

Glasgow強烈呼籲公眾:請一律假設所有蝙蝠都攜帶了狂犬病毒。

她說:「如果你被蝙蝠咬傷或抓傷,必須立即就醫。」

第一時間應以肥皂和清水清洗傷口15分鐘,然後使用如碘酒等抗病毒消毒劑消毒。

接下來必須儘快注射狂犬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疫苗【相關閱讀:顯微鏡學家發表對四家疫苗公司的成分分析】。

據報道,蝙蝠狂犬病毒首次在澳洲發現是在1996年,當時新州Ballina附近出現一隻異常行為的飛狐。

樣本被送往維州CSIRO實驗室,經基因測序確認是蝙蝠狂犬病毒。

當年,一名剛接觸蝙蝠工作的昆州女子被咬後患病,從手臂麻木迅速發展成昏迷,最終不幸去世。

此後澳洲又有兩例蝙蝠狂犬病確診病例:一名女子於1998年病故,一名8歲兒童在2013年被蝙蝠抓傷后死亡

目前來看,致死率已是100%。

而在,和蝙蝠淵源也極深,畢竟墨爾本最初並不叫墨爾本,而是和蝙蝠俠撞名叫Batmania,如今墨爾本越來越多的地方有蝙蝠,大家記住只可遠觀哦~時隔20年,這個可怕的東西,再現墨爾本地標!

*以上內容系網友AllaboutAUS自行轉載自墨爾本微生活,該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和態度。本站系信息發布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果對文章或圖片/視頻版權有異議,請郵件至我們反饋,平台將會及時處理。